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902篇
科学研究   35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78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49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教育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巨系统.思考和探究中国教育.依据主体立场和视角的不同。人们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进路。我们认为.对具体的研究者来说.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问题域.提出契合自己实际的问题.由此展开创造性的工作.这是保证教育研究有实质性推进的首要条件.正所谓“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的问题”。走进师生的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72.
基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研训方式,旨在通过教师小课题研究这一载体探索教师研训的新方式,使教师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品质,让教师群体在研究状态下获得成长。对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研训的方式与众不同,首先它是一种个性  相似文献   
73.
莫言一直在用其独有的叙事技巧,反思自己对家乡生活的实在体验。他以叙事角度讲述历史,消解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颠覆传统的历史意识。本文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从反思历史和独特视角叙述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莫言对历史意识的颠覆与重构。  相似文献   
74.
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应该从最基本的文明品质开始。善良是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延续的基本元素。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对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善良品质是精神文明建设、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强调必须重视和帮助大学生善良品质的重构,提出大学生善良品质重构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5.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遭遇学校传统制度文化强烈排斥的现象,让课程理论工作者开始思索课程新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间存在的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问题。本文审视了学校传统制度文化与新课改理念之间的矛盾不兼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学校传统制度文化的设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76.
运用话语理论考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一文本的"话语重构"现象,分别从写作初衷与创作过程中存在的悖论、版本变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动态复杂的生产过程与意识形态氛围对于文学生产的隐蔽控制;进而探讨这一重构现象潜在的主观原因,即丁玲努力寻求自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认同;指出作家既是话语重构的主体,同时也是话语权利的重构对象.  相似文献   
77.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办学体制。现代大学制度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特性,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当是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我国大学存在着批判精神的流失、演进逻辑的失衡、教学科研评价制度失衡等现象。现代大学制度的重构关键要培育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要处理好政府、社会与大学的关系,要完善高等教育法规,要建立高等教育的中介评估与认证制度和健全的学术评鉴制度,大学内部应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79.
《工业工程概论》是一门为培养学生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双语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分散等问题,结合各教学单元知识点的结构与特点,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细化、教学内容更新三个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内容重构方面的实践,并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变革等方面对教学内容重构的有效实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0.
《宜宾学院学报》2016,(8):34-4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势进入和法治建设的快速推进,以礼治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正在被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秩序所代替。但传统礼治思想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养成等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直面礼治思想的现代阻力,分析礼治秩序的合理性,思索其当代内涵,重构新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礼治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