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7篇
科学研究   8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市场约束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关于公司的信息后,进行相应的操作而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某种约束力。市场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制度组成部分,它在金融业监管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监管面临着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并强化其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在我国对金融的外部监管主要是靠央行和银监会等部门来进行的,市场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市场约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很小。因此,市场约束机制与官方监管机制相结合和互为补充,有助于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2.
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金融监管提供了经验教训,引起我们对我国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现状和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并研究这场次贷危机的起因,并从中得到启示: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针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加强市场化监管;当前应正确对待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有效可行的金融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3.
构建我国合理金融监管体系,三大监管机构应探索彼此合作的机制。使金融监管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区域特点,为最终过渡到混业监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伤及不大,原因之一是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没有形成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从而隔离了风险。尽管目前我国还不存在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诱因,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章剖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得到的启示,并思考了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如何发展完善,以有助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面临挑战。银行信贷项目存在许多风险,特别是信贷项目环境风险。我国银行的环境风险因素包括我国金融政策与法律环境、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诚信体系等几方面。本文对我国银行业现有的信贷项目环境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6.
金融业是一个特许经营的行业,美国的次贷危机表明,无限制的放松管制将会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金融自由化下,银行业的竞争将不断的加剧,相比于美国,中国监管体系仍然不成熟,由于政府过于谨慎的监管导致金融创新的抑制,然而金融自由化下的金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设计出一些机制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来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以国家监管的机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来支撑。  相似文献   
67.
美联储贴现政策的改革旨在完善贴现窗口的运行机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保证银行业的流动性以维持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这对我国的启示在于,银行业的稳健是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因素;“市场信号”对银行稳定极其重要,因而金融监管当局尤其要重视信息的传递及其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的作用;要关注和学习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走势和技术;中央银行的监管应重视金融稳定及促进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68.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大势,紧密结合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金融监管法制化已被提升到确立、完善和保障金融监管制度平稳、有效运行,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主旨宜为促进竞争、加强调控、保障安全。各国金融法律制度一般从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市场退出三方面加以规范和调节,并着力避免两种不应有的趋向。最后对金融监管法制化的国际进程作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69.
张道功  李春 《九江师专学报》2005,24(4):30-31,78
金融监管中的危机处理位于市场退出层面,它不同于日常的市场准入监管和营运监管。市场退出监管是整个金融监管目的实现的最终手段,其实施结果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即便是在最有效的监管体制下,也无法完全消除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的可能性。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金融危机处理制度,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以便将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对金融危机都有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以便当危机发生时能够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70.
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日益显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以及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带来的风险等方面.而从其形成机制与外化形式来讲,主要是一种制度性风险,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风险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着重从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微观基础、金融市场管理体制及金融监管体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