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2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61.
文章对长期股权投资概念与变动内容进行分析,分别阐述金融资产与投资权益法、成本法间的转换方式.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期股权投资转换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包括成本法变为金融资产模式的影响、权益法投资损益确认变化的影响两个方面,并提出优化建议.力求通过规范转换方式、严格控制金融资产与股权投资间的重新分类、大力推广使用公允价值等方...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利润及所有者权益的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国有企业债务困境不能完全归因于企业,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介入企业债务问题。纯市场手段和纯行政手段都不可取,债转股是理性的选择。但债转股又存着道德风险、反效率风险、社会成本增大风险、企业约束软化风险等,因此在操作时要慎重,要严格目标企业的选择,创设有效的运行机制,寻找最佳的出路,通过制度创新以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4.
债转股作为国企债务重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曾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债转股导致了“道德风险”的进一步恶化,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本文就债转股的性质及其实施结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解决国企债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5.
“债转股”起源于美国,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形成很大的金融风险。“债转股”作为化解金融风险和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措施,有利于入世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债转股资金来源和亏损补贴,不良资产回收率无保障以及债转股运作中出现的道德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金融资产减值的核算主要涉及减值的判定、资产减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区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转回等问题。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求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投资外,其它的金融资产都要按照分类确认减值损失,并且,权益类投资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些规范对会计信息呈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按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设计“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以确认与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68.
69.
70.
本文首先对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热钱流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然后对影响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减少热钱流入我国的几点建议.可发现,在人民币实际汇率,人民币远期汇率,金融资产收益率和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中,人民币实际利率,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