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004篇
科学研究   332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分析了水在(100)面的吸附结构及其解离反应过程,对比不同的吸附位,水在顶位稳定,羟基和氧原子在空位稳定;各吸附微粒主要通过P轨道和表面原子的d轨道作用,吸附作用在第一层最明显,吸附是局域的.此外,对比了水在洁净表面和氧覆盖表面不同解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吸附氧促使水的解离,吸附能垒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2.
辽北凡河地区细碧岩分布于辽宁北部铁岭—开原一带,分布较广,为海相火山岩,沉积厚度大,蚀变较强,矿化普遍,为寻找火山岩—细碧岩型矿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是寻找细碧岩型矿床的重要地带。  相似文献   
103.
《科学中国人》2011,(9):53-53
纳米金属材料(即晶粒尺寸在纳米尺度的多晶金属)是一种典型的高强材料,其强度比普通金属高一个量级.但其几乎没有拉伸塑性。如何提高纳米金属的塑性和韧性成为近年来国际材料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科学难题。最近.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在这一科学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04.
至今,金属转移催化的研究仍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在此我们以苯胺、2,3-二溴丙烯和乙酰乙酸乙酯等商品化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碳酸铯为碱,8-羟基喹啉为配体,经过盐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机理合成了1,2,3,4-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05.
锡坪钼锡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不同类型围岩蚀变及成规律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受断裂构造带影响,形成不同的蚀变带,对钼锡的富集成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陈云雯  刘萍  张锐 《科技风》2011,(20):55-5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对测量过程及测定结果,用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07.
在一条名叫“白布”的大街街口,我遇见一个捏糖人的老人。他戴着斗笠,衣衫上打着补丁,却十分干净,古色的皮肤,一副走街串巷的老江湖艺人的造型。他能把糖捏成小兔子、小狗甚至是福娃的形状,在他的糖架上,“站”满了各色卡通人物。  相似文献   
108.
资讯     
《今日科苑》2011,(3):5-7
<正>我国成功自主研发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大河报上海交通大学23日宣布,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成功研发一整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了国内超导带材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9.
现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新技术的实施过程工艺进行明确,对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安全防护措施等系统的进行阐述,以指导过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0.
邸敬涵  温宗国 《资源科学》2021,43(3):612-625
资源产品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在对全球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跨境环境影响转移。传统仅从国家或产业层面评估国际贸易中单一环境要素的隐含流已远无法满足国际谈判与博弈中的精细化决策要求。本文以资源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产品级、多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及隐含流核算体系,选取了2018年6种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核算了资源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对各国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及在各国之间形成的多环境要素隐含流。分析发现:①不同资源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类别、国际贸易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和所形成的隐含流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②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全球环境影响的显著增加,其中,约97%来源于矿、粗、精炼等原材料产品的贸易,主要流向原料国,其余3%的贸易环境影响增加来源于废料的国际贸易,主要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③总体上,在资源的国际贸易中主要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环境影响转移链条。根据研究所得结论,建议在资源产品国际贸易谈判博弈和环境政策制定中,应综合考虑多环境要素,并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资源产品予以精细的差别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