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3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5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颈肩问题似乎是人进入中年的标志,比如有颈椎病五十肩等。颈肩综合症到颈肩病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发生过。为什么我们称这些颈、肩部位的疾病为颈肩综合症呢?因为颈肩是人体距离最近的连带关节。由于这种连带关系,导致了一处有问题就会连带邻近关节。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时是单独的,有时又是同时的,我们要学会辨别,认清问题的关键。颈肩不适和颈肩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2.
耿雪 《体育科研》2017,(3):78-83
运动性胃肠综合症是由运动引起机体胃肠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的一种病症,具备发病率高、范围广、原因复杂等特点,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比赛,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成为研究重点。随着人类元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学者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研究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后发现保证运动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可有效改善其症状,成为防治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新方法。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运动性胃肠综合症的发病类型、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剖析以肠道菌群为介入点改善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深入总结前人研究,为运动性胃肠综合症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3.
为尽快克服极地极昼环境对人体近似昼夜24 h周期性机能变化的负面影响,满足极地特殊作业任务需要,探讨应用择时运动辅助治疗极地生物时间结构紊乱综合症(BCDs).从正确掌握和操作使用方法层面,阐述了择时运动疗法的运动形式选择、运动时相控制、生理强度负荷、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现场医务监督以及运动疗效评估的相关方法要素、关键环节以及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04.
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的面容与普通学生基本无异,普通学校的教师往往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因缺乏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术,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文章以一份对某普通初中阿斯伯格综合征女生阿青的行为干预个案为例,论述改善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沟通行为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05.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目前该类疾病的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异常,已成为公认的早期病理现象。本文主要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s disease,PD)为例,探讨线粒体功能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该类疾病诊治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6.
通过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91~2022年运动与代谢综合症研究文献索引进行科学网络可视化分析,探索国际运动与代谢综合症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脉络。分析表明:现阶段国际运动与代谢综合症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巴西、日本、英格兰、西班牙、加拿大、中国、意大利等国家,占总比97.61%;形成以心血管、内分泌学与代谢、临床医学、内科、运动科学、营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局势;研究热点与前沿围绕体育活动、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减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胆固醇、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等主题;众多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成为运动与代谢综合症研究理论演进的动力,促进了代谢综合症的有效治疗以及治疗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0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