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6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仇萍 《中小学电教》2010,(1):152-152
<正>一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地来到了机房!每当我看到他们对电脑的热情就由衷地感到高兴,心里总是暗暗地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他们对电脑有兴趣,相信他们一定会将电脑学好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失误,我们是选择回避还是"化腐朽为神奇"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笔者认为,我们应将教学中的失误变得"美丽"一些。  相似文献   
1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然而,据调查,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如何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做好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努力寻找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根,写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相似文献   
17.
霍姆林斯基曾有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树立大语文观念,找准学科契合点,大胆尝试,探索综合性学习更广泛的实践方式是打开语文学习的另一扇窗的关键所在。一、依托教材,开发资源,大力开展语文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又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因此,音乐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情操。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跃,近几年来,我国的音乐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琳琅满目的音乐演出,各式各样的音像制品,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艺术"食粮"。喜欢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作为音乐工作  相似文献   
19.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及时全面的家校沟通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分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农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许多农民兼农从商、进城务工、开办厂矿等。农民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可是他们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组织安排我到张家楼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如何让自己迅速转变角色,经营好这所学校呢?我在用心研究学校的历史、人文背景的基础上,也把目光扩散到了国内外众多名校和名校长的著书立传中,想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思想。但在众多的学校管理书目中,我还是选择了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系列著作。因为读着他的作品,就如同跟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对话,长者诚恳的忠告与叮咛不绝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