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教育   12568篇
科学研究   1080篇
各国文化   298篇
体育   740篇
综合类   485篇
文化理论   332篇
信息传播   367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1541篇
  2013年   1451篇
  2012年   1909篇
  2011年   1916篇
  2010年   1564篇
  2009年   1408篇
  2008年   1758篇
  2007年   1009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电视发展到今天,节目主持人队伍日益壮大。然而,一项调查的结果,却给主持人行业泼了一头。冷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对主持人不受欢迎的理由.结果是,73%的人认为“主持风格做作”;43%的人认为“千篇一律,呆板”;87%的人认为“个人风度差,浅薄,卖弄,油嘴滑舌却说不到正地方”;  相似文献   
162.
博客青年     
悄然间,在中国的城市里,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从一个交际圈到另一个交际圈,博客以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迅疾地占领了城市青年们的网上空间。  相似文献   
163.
时隔十年,余华携新书《兄弟》回到大家的视野;十年,文坛已换了两个世代,当年的先锋派,实力派作家相继消声,而他在战胜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宣告:“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4.
1942年末,北平一家书店与上海《宇宙风》杂志联合举办了一项名为“谁是最受欢迎的女作家”的读者调查。结果,上海的张爱玲与北平的梅娘并列第一,于是便有“南玲北梅”之说。这一年梅娘才22岁,足见其文学才华。北平与上海当时都是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无论“南玲”还是“北梅”,  相似文献   
165.
杜鹏 《出版经济》2005,(3):54-57
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杂志市场上,<北京青年>周刊并不是一个成熟的重量级媒体.相比那些有着国际合作背景和丰富办刊经验,在市场运作中长袖善舞的大牌杂志而言,它只能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但其发展势头迅猛,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早期16开新闻纸杂志,到今天的大8开铜版纸时尚刊物;从每年依靠一、二百万的拨款,年广告额500多万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年广告创收几千万.9年间,<北京青年>周刊走过了一条有自身特色、本土特色的市场经营发展之路,逐渐清晰地掌握了杂志运作的规律,积累了可贵的杂志经营经验.  相似文献   
166.
大众日报社一向重视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地创办新闻业务刊物。据查考统计,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社仅铅印的对内、对外业务刊物,就不下十五种。其中,迄今仍编辑出版,发行范围广,在报社内外颇有影响的,当首推《青年记》。  相似文献   
167.
马达 《湖北档案》2005,(1):74-75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汇报》发表青年作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对外报道说:“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革’罪恶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168.
《中国编辑》2005,(1):20-20
《编辑心语》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原副总编辑郑一奇的编辑工作研究文集。郑一奇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这部书既是他编辑工作研究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多年来编辑业务教学成果的汇集。全书分8个部分:出版理念、编辑实务、编辑案例、出版调研、读者工作、图书点评、史学散论、出版史与出版人物。  相似文献   
169.
伍旭升 《出版参考》2005,(12S):25-25
初识刘海栖,恐怕没有人猜不出他是哪里人,1米80的个儿头,热情、敞亮、豁达,一个标准且俊朗的山东汉子。但恐怕没有人第一眼猜得出他是做出版的,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齐鲁文化的绵延魅力在他的血液中,在他的个性禀赋中着实是那样的浓郁、深沉而细腻。在他长达30年的出版生涯中,给了他坚韧的毅力、宽容的品格和不懈的创造灵感,以及自我前行的动力。看了他的从业履历和作品,便会觉得笔者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70.
怀念从文     
巴金  西泠 《出版参考》2005,(1):32-33
沈从文的身边,一直围绕着诸多关心他的老朋友,巴金也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的文字中,不仅充满了对这个“文运”不佳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慨,也饱含了对自我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