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537篇
科学研究   37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91.
生命的韧性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是我邻居的一个亲戚。他常常搭着汽车从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的邻居,来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他一口地道的汉口话同邻居娓娓地谈着什么。有时我也前去插上两句嘴,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我是个小孩子而冷淡我。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表情也总是很和蔼,你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所以当我的邻居告诉我他的故事时,我简直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92.
《四川教育》2008,(7):23-24
胡锦涛: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 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在雨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防灾减灾问题。  相似文献   
93.
心怀理想之光,走向三尺讲台,历经酸甜苦辣,依然相信未来。教育之路,并非全是鲜花绽放,更多的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作为教师,常常会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那么,我们如何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向阳而生呢?我想这诸多品质里有一个核心要素:韧性。  相似文献   
94.
韩淑云 《科协论坛》2006,21(9):12-14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种类最多、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4大挑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北京作为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安伞与城市发展己成为面临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及应急避险问题正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要办成历史上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减灾协会近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95.
中国建筑安全减灾系统工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 《软科学》1995,9(3):22-25
中国建筑安全减灾系统工程问题研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金磊一、从日本版神大地震看中国大城市建筑的抗灾能力1995年元月17日日本关西大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震惊了世界,然而在来自新闻界报道的一篇篇悲叹声中及100天的国内外专家的分析中,对灾情的把握及评价日...  相似文献   
96.
在雾霭弥漫、露球闪耀的清晨,当旭日渐渐东升,金色的光辉泻满大地,你便会惊喜地发现,草地上有一面面的小镜子,树叶上有一粒粒的小珍珠,它们都在映射着朝霞,使天地间更显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97.
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开始,我国治水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而新中国的成立50多年,却是中华民族水利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聂芳容作为我们新中国的水利专家,40多年来在防洪减灾、水利建设、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创造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理论、新技术,在此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2004年聘为我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洪抢险专家。  相似文献   
98.
99.
建筑物的质量与建筑设计和施工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施工是现代建筑质量的保证。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弹性理论、韧性、统计应力和名义应力、断裂或脆性断裂、塑性极限载荷设计、安全系数和载荷知识等。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土质学的原理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规定等方面的知识讨论土的目力鉴别的意义、理论依据以及鉴别方法等,介绍土的目力鉴别在土分类方面的应用及这个领域的一些发展情况.对如何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相关的目力鉴别描述新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