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论语》六章新诠 ——论孔门军事教育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官吏文武不分职,平时理政治民,战时出为带兵的各级将领,与此相应的“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其中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教育,是每位学子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孔子所办私学也是这样。孔门七十二子“身通六艺”,都是武艺娴熟颇具军事才干的。即使素来不以勇武著称的颜渊,也有十分出色的军事才能。这些在《论语》中都有反映。  相似文献   
12.
孔子认错     
李静 《中学生英语》2016,(Z1):24-27
1.Confucius comes to Haizhou with his students Zi Lu,Zi Gong,Yan Yuan.He hears the waves and wants to look at the sea.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子贡、颜渊来到海州。孔子听到海涛拍岸声,要去看看大海。2.They climb to the top of Quyang Hill.Confucius has never seen the sea.He sees the sky and the sea meet together.他们爬上了朐阳山顶。孔子从没见过大海,只见天连水,水连天。  相似文献   
13.
一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相似文献   
14.
颜渊之死     
女儿今年升高三,有一天,她神情严肃地问我:"颜渊一箪食一瓢饮,表示他——根本吃不饱"我眼睛发亮,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也许,但也可能他天生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家档案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孔子《论语·颜渊》画面描绘了三个消极的规范。意指我们要从眼睛、耳朵、嘴巴严格的管束自已。由外在规范,熏陶自己。儒家之道认为仁者总要克己复礼,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正是"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门生。春秋末年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人。聪明而好学,以德行著称,讷于言而敏于行。克己为仁,然有才无寿,英年早逝。一生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撰书立说。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  相似文献   
17.
颜回好学     
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是孔子三千弟子中最好学的一个。他曾经居住在简陋的地方,顿顿都是一碗饭,一瓢水,别人都不堪忍受,唯独颜回沉浸在学习的快乐当中。既不对人发脾气,也不重复犯错误,而且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常常能够闻  相似文献   
18.
论颜渊是否孔子思想的完美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渊列孔门德行科第一,被孔子多次称赞,并且以“孔颜之乐”为后儒们加以称颂,但颜渊果真是孔子思想的完美代表吗?本试从知与行、义与利、个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颜渊是孔子最喜爱的一个学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致公认的孔子最成器的弟子。但是,仔细分析颜渊生前的表现及身后的影响,又总是觉得他留下的困惑和遗憾之处甚多。种种迹象表明,颜渊不是孔子教育的成功范例,而是孔子教育作品中的一个败笔。或者说,颜渊身上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想,但是这种理想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20.
颜渊之死是在鲁哀公十一年,38岁。颜回之死是早期儒家知识分子社会命运的一个缩影。他之死对孔子晚期的天命观与义利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