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4084篇
科学研究   156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294篇
文化理论   198篇
信息传播   208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赵金  杨立新 《青年记者》2004,(9):104-106
赵:杨教授,您好! 今年7月份,余秋雨先生推出了自己的又一部专著《借我一生》,并向媒体提出七大质疑,反击近些年来媒体对他“不公正”的报道。其实,公众人物的权利保护问题我们新闻界一直在不断讨论。如何在追求新闻真实和坚持正当的采访权的同时,避免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避免使新闻流于庸俗化,今天我们想听一听您作为一位法学专家的意见。据我所知,公众人物(PubilcFigure)一词来源于一起在美国新闻史上里程碑性的案例——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法官威廉·布伦南认为沙利文作为警长,社会地位特殊,媒体对其进行批  相似文献   
102.
“监督难”,“难监督”,这是媒体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舆论监督性节目走出这个怪圈,保持长盛不衰。下面谈谈我们办舆论监督性栏目创新和探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3.
在当代高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伴随社会文化层次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自觉利用媒介传播以获取信息.评判是非.表达意愿成为舆论主流。因此,舆论监督的典型体现是新闻媒介监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新闻媒介反映舆论.实现对于各级机关及社会现象的监督批评,应站在党,政府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在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党和政府赋予的权力与义务。  相似文献   
104.
舆论监督是政治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认识舆论监督的内涵、历史、特点、现实、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舆论监督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6.
今年2月28日,新当选的深圳市长李鸿忠面对采访人大会议的记者,用“三光作用”来评价新闻监督发挥的积极作用。所谓“三光”作用,一是阳光作用,新闻媒体可把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使问题无处藏身,以利促进问题的解决;二是目光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04,(4):60-61
  相似文献   
108.
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公开监督,它比起一般的内部批评监督、组织管理监督和纪律检查监督等有其特殊性。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是党报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然而,运用新闻媒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还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相似文献   
109.
武汉中院13名法官的背后。是湖北近年91名落马的法官:他们的背后,是司法制度中的某些缺陷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谁来监督法官?  相似文献   
110.
自荐和竞选代表的出现,民选成分的增加,使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的意识和地位得到回归。而在凸现人大代表作用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和方式探索在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更加广泛、更有保障的沟通机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