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563篇
科学研究   40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拓朴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形态变化不明显,胞核中TOPOⅡα含量减少;10h组,细胞器减少,质膜破裂,其胞质与胞核中TOPOⅡα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TOPOⅡα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根据国内六院校统计资料,在11947例涎腺上皮肿瘤中约占30%,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点,分为高分化(低度恶性)、中分化(中度恶性)和低分化(高度恶性)三型。当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切片,还没有一种用于诊断或估计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研究用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特异性标志物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出现,不仅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帮助,并为其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金耀清  郭勇 《科技通报》1997,13(4):258-259
应用光敏疗法治疗口腔癌15例,其中CR1例,PR8例,MR4例,NR2例,总有效率为60%(CR+PR),观察表明对浅表肿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4.
105.
专家在线     
郑萍 《父母必读》2008,(9):28-29
遭遇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或多或少你会遭遇到,但有时可能感觉难以启齿。在这里,你可以放心地请教专家。热点提问1:生完孩子怎样预防妇科疾病? Q网友像我这样生过孩子,又给孩子哺乳过的妈妈,平时应该怎样预防诸如乳腺、宫颈、子宫、卵巢等方面的疾  相似文献   
106.
《生物学教学》2008,(3):79-79
据新华网2007年9月24日消息、2007年9月21日《新民晚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2007年9月20日报道以及2007年9月24日《中国剪报》援引2007年9月21日《北京晚报》文章,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华裔美藉科学家崔征(音译)博士领衔的一项突破性实验。在实验中崔征博士及其同事从100名志愿者身上采集了粒细胞,志愿者中包括一些肿瘤患者。然后他们把这些粒细胞与子宫颈瘤细胞混合,24小时后发现,有些人的粒细胞能杀死97%的肿瘤细胞,而有些人的粒细胞只能杀死2%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培养,采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HUVEC的存活率、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TNF-a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原子物理学家带来了治疗癌症的强力武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9.
自然界里的生物无一不是闪烁着电磁火花的生命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分子和原子都具有一定的磁性。比如,人具有心磁、脑磁、肌磁等,甚至人头部的毛囊也会产生毛囊磁场。当然,人体所产生的磁场很弱,大约只有地球磁场的十万分之一至十亿分之一。正  相似文献   
110.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8例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经MR检查确诊后,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者13例,次全切除者2例,大部分除者3例,结果:MR是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最佳检查方法,显微手术是提高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疗效和肿瘤全切除的关键,半导体激光有助减少术中出血,防止颈髓损伤,术后防治呼吸功能障碍,大剂量激素,呼吸支持及防治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度过颈髓水肿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