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最高目标。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的要求,遵循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中央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总结民族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学生干部培养的经验和挑战,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天地之间是个人",所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要落实之,必须贯彻执行建国元勋毛泽东早就明示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客观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针对我国开展的"争先竞模"活动的现实,笔者在贵刊今年第一期的同文中指出“一个清醒、负责的领导,是鼓动加班加点、带病工作的非理性“先模观”呢,还是应该践行劳逸结合、循规依法、高效持久的“先模观”呢?群众自有公论。实践自有结论!”  相似文献   
13.
14.
"95后"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守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需要,是解决"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95后"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统一、教师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统一、重点培养和全面培养相统一、网上交流网下指导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与现代新儒学在哲学方法论上推崇直觉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者更重视辩证法而拒斥直觉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直觉方法的相关论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艾思奇笼统地以理智来排斥直觉方法,到张岱年以逻辑分析法与辩证法拒斥形上直觉,再到张申府试图在辩证法的范围内调和逻辑分析法与直觉方法,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直觉方法的认识在逐步转向深入。通过对他们的相关思想做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此一时期对于直觉方法理解的逻辑历程,亦可进而在哲学方法观的层面检视其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16.
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大学生热爱党、跟党走,自2000年创办本科教育以来,嘉兴学院充分依托党的诞生地大学的政治资源优势,多维度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和实现路径,致力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渐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院校     
《教育》2011,(20):14
复旦大学:注重大学生理论型社团建设近年来,复旦大学始终把大学生理论型社团建设置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的高度,积极创新社团体制机制,将理论型社团建设纳入全校学生党建的整体格局之中,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理论型社团引领学生群体、吸附  相似文献   
18.
这是距今31年前的事,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1980年5月15日《河南日报》一版通栏发表了一篇本报消息,肩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主题是:刘少奇同志骨灰迎送仪式在郑州举行副题是:王首道、刘澜涛、王光美等同志乘专机前来迎接,刘杰、赵文甫同志随机前往护送。我和刘志章同志参加了这次全程采访。周淑丽同志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试述中国梦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分析中国梦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中国梦"语境下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创立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也揭开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性质和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对于反映和颂扬西里西亚的工人的革命精神的剧目《血睲屠杀》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