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正对于教材文本,不要说学生,就连不少的语文教师也是决然不敢说半个"不"字的。对于文本中的一些传统见解和解读,我们也往往是奉为圭臬,不敢违背。其实,人无完人,文无完文。只要我们敢于质疑,用心发现,即便是再经典的著作,也难免会有瑕疵;即便是再精辟的见解,也可以多重解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敢于质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把这种质疑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我。一、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黄厚江老师在“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黔之驴》一课。在之后的讲座中,黄老师阐述了他的“本色语文”观点,提出了“朴实的课堂”这一理念。他认为“朴”就是简单,而“简”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一些片段来欣赏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83.
正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黔之驴。故事的大意是:从前贵州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回了一匹驴,却发现它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把驴子丢在了山上。一只老虎初次见到驴子,觉得它身材高大威猛,不禁有些害怕,不敢靠近。老虎日日观察,发现驴子没什么动静,于是慢慢接近它,故意骚扰激怒,想试探下敌情。驴子不知这是老虎的计谋,举起蹄子就踢,老虎这才发现驴子  相似文献   
84.
苏艺霜 《考试周刊》2014,(33):32-32
<正>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生动的课堂气氛无疑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育相长。那么,要怎样营造宽松、调和的课堂气氛呢?一、创设美妙课始,巧作情感铺垫良好的课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学习中。课始设计内容要充实,要紧扣课文,还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高效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85.
<正>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阅读是中考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得许多文字变得晦涩难懂,且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不广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加之教师的教法僵化,总担心学生"吃不烂",于是注重串讲,满堂灌,惟恐疏漏,使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6.
韩辉 《河南教育》2011,(9):62-63
驴皮记》是《人间喜剧》"哲理研究"类中最杰出的一部。《驴皮记》一书深刻地反映了巴尔扎克的人生观、价值观。《驴皮记》揭示了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哲理问题:欲望与生命的二元对立。《驴皮记》中关于欲和能的思想几乎贯穿巴尔扎克的全部作品,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
开春大戏     
春天的脖子短,一缩,就没了。这不,大公鸡在红艳艳的河堤上刚刚叫出了第三声,就被那驴脸老汉一脚踢开,“咣咣咣咣”地一阵乱敲,一直敲到桥东头的戏台子上,方才收了锣鼓家伙,迷迷瞪瞪地朝着话筒“噗噗”了几下,两手一抹腰,高腔一甩道:“都别睡了!开春了,咱蒋桥集要唱大戏了!快起来看戏呀——”  相似文献   
88.
电影     
电影(图1)是用摄影机拍摄连续的活动形象后,经过剪接等处理,再根据视觉暂留原理,用放映机在银幕上放映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远祖可追溯到我国宋代在民间流行的皮影戏,它将人物形象及道具等,镂刻在半透明的羊、牛或驴皮上,着色后把皮影的腿、臂、肘、手等活动部位以线连缀起来,演出时,利用映射在平展帷幕上的灯光,演员在幕后操纵皮影做出各种形态逼真的动  相似文献   
89.
驴说     
为何黔无驴?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黔之驴>,开头就是"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柳宗元说的很有意思,驴本是运输的工具,可是,这头驴却反过来了,它坐在船上,不但自己不能干活,还得用船运它.看得出,在黔这地方,驴是用不上的,只好放之山下了.为什么黔无驴?为什么驴到了黔就没用了?要明白这些问题,得先翻翻驴家谱.  相似文献   
90.
对于背包族而言,每次远行除了必要的行囊,总还会有一本书。一些投资者选择旅游书籍为切入口,走有特色的专门书店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