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82篇
科学研究   10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1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了解近代社会中外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斗争实践,树立民主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有裨益。然而由于编写匆忙、引用疏忽、排印失误、校勘不精等多种原因,使其在人名、人物关系、活动时间等历史知识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从而影响了教材的质量,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适当地利用这一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发现、探究并改正这些瑕疵,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探究事物真相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往往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理想效果。那么,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充分认识讨论法教学、掌握讨论法教学的实际操作技巧,提高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效果呢?本文将结合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工作实际,尝试从讨论法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具体操作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3.
《考试周刊》2020,(60):145-146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善,高中历史学科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中,对历史教学的观念、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旨在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培养学生集体精神、爱国精神等正确的观念。在现代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和改革教育方式,在基础知识上促进学生对国情对世界发展的认识、在能力培养上,促进学生科学发展观、正确历史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4.
现行高中历史必修III《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教学中,《启蒙运动》一课的内容较为晦涩难懂,但又是历年高考文化史内容考核的中心内容,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虽然课标、课本对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康德等思想家的思想给予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但学生依然难以明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以此四人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二是这四人既然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为什么在很多问题上四人的观点并不一  相似文献   
115.
王丽 《亚太教育》2020,(1):105-1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职责。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标准三个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6.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7.
淡化阶级意识彰显生命理性——高中历史新课标不可缺失的观点使用高中历史新课标岳麓本的“政治文明历程”和“经济成长历程”教材已近一半,感觉到有以下两个观点在教学中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118.
海峡两岸分裂已久,文化教育交流仍十分不便,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如何,两岸之间有何异同,想必是许多大陆读者所关心的,本文拟以台湾建宏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高中中国历史教材为例,就其中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若干问题作些比较,期能对这方面的信息沟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近代史的模式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归纳思想观点的思维模式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近代史部分涉及许多近代人物的思想及主张,如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等。有些思想主张教材上有明确的表述,有些派别的思想主张,教材上并无明确的表述,如维新思想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来归纳概括。这种模式为“派别 手段 目的”。按这种模  相似文献   
120.
《考试周刊》2016,(60):5-6
所谓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概念、史证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也是核心素养内涵的具体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高考能力,也为了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走进考场,在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背景下,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