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6节有一个有趣的“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实验。但是在听课和教学调研当中发现,组织学生做过这个实验的教师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感到高锰酸钾的固体颗粒太小,有少量大一些的颗粒形状又不规则,难以准确测量其体积,认为估算结果的误差肯定较大。其实,本实验只要求估算离子的大小,不要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分析估算方法的优势,使学生能利用估算、实验观察和对比的学习方法,在有趣的实验中感受到离子的存在,体验微粒大小的数量级和能通过现象推测微观世界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42.
——做题不能追求数量,而要讲究质量,要学会以点带面,多角度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的怪圈.选择好题,选择成功!为此,我们特推荐以下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多种角度分析思考,积极探索解题规律,摸索出获得最优解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3.
1.SO2-4干扰离子:SO2-3、CO2-3、Ag+.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2-4.注意问题:针对未知溶液,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调转,若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盐酸,则生成的白色  相似文献   
244.
一、16岁的他与死神签订了“契约” 申文峰 9岁在路边捡到一瓶高锰酸钾开始好奇地研究;曾被高腐蚀性液体烧伤大腿;13岁时测试化学高能反应,意外爆炸致左手残疾、身体多处受伤;16岁即研制出晶体管式等离子弧双声道扬声器,已申请国家专利……他,就是被人称为“科学怪人”的卢驭龙。近日,这个就读于深圳东方英文书院中学的男孩站上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  相似文献   
245.
246.
对流原理告诉我们:热空气往上运动,冷空气往下运动.这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而这种实验做来还很有趣. 实验一:水的对流 取一只洁净的800毫升的玻璃烧杯,在其底部中心放上1颗稍大的紫红色高锰酸钾晶体颗粒.然后小心翼翼地往杯内注水,尽可能不扰动高锰酸钾颗粒.再将烧杯置于三脚铁支、架上(注意请别垫石棉网),用酒精灯火焰对准烧杯底部中心加热,如下图所示.随着烧杯底部中心处水温升高,粉红色的水流向上部升腾,并向四周展成扇状,又沿四壁下降,形成环流.  相似文献   
247.
戴艳霞 《科学课》2008,(2):45-45
教学目标1.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展开观察、实验,学习运用猜测、对比实验、类比推想等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2.通过观察比较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能够判断"溶解"和"不溶解"的不同,理解"溶解"这一变化现象的本质含义,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248.
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们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实验过程的实施,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操作空间,学生在协同实验、碰撞辩论中体验和掌握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49.
1.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应在反应器——大试管口内松松地放一团棉花.因为高锰酸钾受热极易分解,且反应速度之快,气流之大,容易将高锰酸钾粉末冲入导气管而造成堵塞,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250.
“记住.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受热分解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化学老师的男中音让我昏昏欲睡,但早已刻在眼睛中的两个大字——中考.又把“觉神经”骤然吓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