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针时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普遍感到记忆单词困难的问题,分别从记忆遗忘规律、日语构词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以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掌握记忆词汇。  相似文献   
82.
笔者所说的“高频词”仅指在高考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但不包括常见的20个文言虚词.也不指惯常碰到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中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的那些实词,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之类。这儿的高频词指的是高考试题选段这样一种特殊的“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相似文献   
83.
现行盲文的简写研究应在继承基本方案简写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在兼顾拼音规律与盲文摸读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简写效益。唇音"b、p、m、f"表示音节"bu、pu、mu、fu"的简写;舌尖中音"d、t、n、l"表示"的"、"他"、"能"、"了"的简写;舌面后音"g、k、h"表示音节"ge、ke、he"的简写。单音节的简写都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则应用在多音节词中。  相似文献   
84.
以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 ,研究《人民日报》1950—2015年之间所刊发的妇女节社论评论发现,高频词在中国女性媒体形象建构中发挥了能动作用,且和具体历史社会背景紧密联系。从不同时代的高频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妇女形象作为一个动态主体,经历了从被解放者到参与者再到能动者的进步,经历了从去性别化到性别化的过程,而这应和了建构主义理论所主张的"身份是建构和变化着的"观点。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情"字的范畴转移机制的探讨,我们发现结合言内和言外各种显性和隐性参数,"情"字除了作名词,可译成多种基本层次范畴,还可以进行语义迁移、扩大,译成域内范畴概念,此外,"情"字在经过非范畴化之后,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副词,译为跨域范畴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语境参数理论为古典小说高频词语义嬗变问题提供了一套可印证、可描述、可阐释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语境参数理论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参数能够突破"上下文"、"情景"等传统语境理论的泛化局限性,有利于译者在目标语中对嬗变性较强的高频词进行正确择义;另一方面,语境参数论与原型范畴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可以借助后者的相关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印证语境参数论在翻译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8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年,“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高频词”,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被公众所关注。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阻碍课程改革进程的因素很多,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层的;既有文化的,也有制度的。这些因素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也绝不是单一的、线性的,  相似文献   
87.
统计2002年以来的全国50套高考试题,发现《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直接命题考查(不含文言句子翻译题中出现的文言虚词)的有17个("何"字轮空),其中高频虚词有6个(依次是"以""之""而""为""乃""其"),次高频虚词有5个(依次是"与""因""于""且""所")。  相似文献   
88.
选取1999-201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有关国际空间站的主题数据,分别使用Spss 17、Ucinet和CiteSpace Ⅱ等软件,采用基于高频词的因子分析法、基于高频词的战略坐标图法和基于CiteSpace突发词的图谱法等探测方法,对国际空间站前沿进行探测,并对比实验效果,发现因子分析可客观地探测热点主题,战略坐标图可确定热点中的潜在主题领域,CiteSpace则可直观地展示主题演变情况,而综合利用这三种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地捕捉到国际空间站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89.
《考试周刊》2019,(A5):69-70
唐诗宋词词频较高的词便是大量的情感寄托。研究唐诗和宋词中所寄托感情的词的差异,可以用于分析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时代文学作品在意向借助上的影响。借助计量风格学中统计词频的方法研究目标文本《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中所出现的词频,从而得到两类文体中所用较频繁的词汇并比较差异。通过计量风格学方法合理得出两个时代文学作品中唐朝情感主要为乐观色彩,而宋朝偏向悲观色彩,并且映射了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