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魏源为何屡试不第,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文章以翔实的史料,剖析了魏源为何屡试不第的原因。同时,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  相似文献   
72.
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之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及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焕发出夺目光辉.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的方针和原则,具有超前性、预见性,有不朽的价值.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将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73.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隆回县金滩(今属司门前镇)人,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相似文献   
74.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他学问渊博,同时也是很谦和的人。武将王锡朋奉命接魏源到江苏主编《皇朝经世文编》,他和魏源驱马而行,对面驶来一辆大马车。由于路很窄,不能同时经过,双方就在路中间僵持住了。魏源面带微笑,轻抖马缰,转头离去。事后,  相似文献   
75.
李鹏程 《兰台世界》2006,(14):53-55
魏源,晚清思想家,提倡史学经世,学术为社会现实服务,学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皇朝经世文编》便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复兴的开山之作,促成了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的形成,影响了晚清的文化思想界,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6.
夏剑钦 《寻根》2004,(5):102-105
今年是魏源诞生210周年。为搜寻其散佚的诗文联语等著作,并补充和丰富《魏源全集》一书的插图,我们曾沿着魏源当年的仕宦行踪,走访了南京、扬州、高邮、兴化、东台等地,所获不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77.
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的一场“极端不义”、“海盗掠夺”的侵略战争。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开端,此间,中国人民发扬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体现了全民性抗战的特点;同时鸦片战争又是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它突出表现在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改革派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国近代进步的志士仁人开始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  相似文献   
78.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  相似文献   
79.
魏源提出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外交谋略,在中国当代得到充分运用与发展,由中国政府倡导,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发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现已成为当代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80.
先辈的深刻影响及培植佛性生根成长的土壤是魏源入佛的外因,而默好深思与专心静意的性格、锲而不舍的韧力、唯佛是崇的信念则是魏源入佛的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