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7707篇
科学研究   67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5篇
综合类   17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73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532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721篇
  2013年   1770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2105篇
  2010年   1688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金本 《新闻与写作》2002,(4):35-35,36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着重谈一谈采访。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一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 有一位小记者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某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喊道:“啊,今天的考试真快乐!”他抓住这个线索,采访了这些同学和他们…  相似文献   
5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富有创新意识的“妙”问,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更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样,不当的提问往往会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导致“冷场”现象的发生。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被提问”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畅所欲言的愉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53.
学贵有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洁 《教学月刊》2002,(4):44-45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即使是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启发,提问的学生也寥寥无几。这说明,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54.
55.
课堂提问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智慧,从而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学生学会了提问,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学到他们想学到的任何东西.可是,当前大学生不但在学习中很少提问,就是对教师的提问也大都保持沉默态度.为了转变学生的态度,本文在归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56.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人们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 ,尤其是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关键影响 ;宠爱有加 ,严格要求太少 ;过于严厉 ,期望值过高。教育者要努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鼓励为主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57.
对冰上体育教学中提问的设计、时机、技巧、策略以及教师听取、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技巧、策略和提问时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全面的探讨,旨在全面掌握和运用提问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完成冰上教学任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8.
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对引导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领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所教的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一些设计最堂提问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