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7707篇
科学研究   67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5篇
综合类   17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73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532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721篇
  2013年   1770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2105篇
  2010年   1688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学。 1.提问过于简单。 案例1:《海底世界》的教学。  相似文献   
92.
根据小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长等特点,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有效提问,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93.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开导他,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识.这段话体现了孔子主张的掌握教学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高妙的教学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倾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今天,提问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使  相似文献   
94.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促进语文思维培育,要做到精简问题促进提问有效性,多利用开放型的问题提问,并且注意提问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为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95.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新课程关注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所以要实现关注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就要能够深入到课堂中去,而有效提问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有效提问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问题导学与合作互动的结合改变了小学语文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照搬。"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各环节的特点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7.
构建绽放具有生机活力,大放异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就要追求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老师设置的启发性问题情境中,快乐地、润物细无声地养成勤思善学,不耻下问的好习惯,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8.
《考试周刊》2016,(85):55-56
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师生互动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增强学习动力。但是,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使学生来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作答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事,现从问题的难易度、针对性、层次性、如何面对学生等方面谈谈怎样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只为引玉之砖,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0.
在一次教学培训中,我认识到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一次提问引发了我对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本文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准确性、适度性、启发性等几个方面,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