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7912篇
科学研究   945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508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2001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左小词新作《棘》书写了一个叫“雾云”的村庄里的故事,这一充满诗意的村庄名本身却也暗含云深雾远、虚无缥缈之意,被塑造的八位女性也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人生经历。即使有着刻板印象和二元对立的天然窠臼,也依然难以不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该作做一番初步考察,但在考察之中,《棘》蕴含的更丰富的内涵也跳将出来。  相似文献   
82.
靖鸣  娄翠 《出版广角》2018,(1):9-1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传播学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3.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AI( 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结合出版领域的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缩写)创意策划和媒体TT(智库"Think tank"的英文缩写)属性,探讨AI+IP+TT融合发展的现实可能与内在机理,以及AI+IP+TT视野下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并预测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提出加强互联网监管和舆论引导,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共建数字出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彝族地区保存有丰富的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其资源建设对传承保护,以及发掘利用这一珍贵民族文化遗产有现实意义。论文探讨彝族伦理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必要性,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其资源建设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5.
宋付力 《传媒》2018,(13):78-8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涌现出技术伦理、参与伦理、运营伦理等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新的新闻伦理问题面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网民对技术生产新闻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提升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伦理意识和对新媒体内容的选择水平.面对新媒体产生的新伦理问题,本文提出,应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体形态、对象范围、内容范畴三个方面入手,发挥媒介素养对新闻伦理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86.
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失范现象。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分析表明,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意见和网络舆论的表达路径和指向,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生成根源,该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中网络传播的情绪化、社交化特点,同时也暴露出网络舆论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信息失真、主体失落、非理性与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与舆论审判等。对此,网络舆论的规范需要从媒体、个体、传播环境和传播技术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以实现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7.
观点     
正关怀过去,在历史意识中培养道德动机在过去的2 0年里,历史教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只追求主观全面的历史故事的历史意识,这种变化可以培养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从而知道当前社会对我们的道德要求。根据罗杰·西蒙的观点,历史意识要求我们"活化历史"——生活在一种与过去相关的特殊的道德关系里。然而,不管有多少教育家会相信学习"活化历史"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不这样认为,即使最精心设计的历史教育也无法实施。本文是一个尝试,是为了看看基于诺丁斯的"关怀过去"的关怀伦理,能否帮助我们开始  相似文献   
88.
在高校组建学术伦理委员会的必要性,既源自于学术伦理的独特性及其治理效应的优越性,也起因于当前已有学术道德委员会等类似机构组织效能的低下。为此,在目前学术伦理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关注、学术价值底线屡遭挑战的情势下,有必要对学术伦理委员会的属性、功能、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等一些具体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9.
伦理和心理视角为解决教育均衡的理念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思路。从伦理视角看,我们必须保证公民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选择的自由,并将成功建立在努力的基础上;要将学生能力发展的自由程度作为衡量教育优劣的标准。从心理视角看,减轻经济贫困尤其是它带给弱势群体的压力,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前提;要将心理健康和品行教育放在弱势群体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90.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后,各方媒体对事故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有效地发挥了传播信息的作用。然而,在新闻伦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新闻伦理规范,既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又要尊重受害者隐私,以人为本,避免对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