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教育   492篇
科学研究   19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14篇
综合类   351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遭遇系列纷扰的现象,以文化与文化差异作为切入点,分别从近代历史视角和现代视角,对这些现象背后的中国自豪文化、自信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傲慢文化、怀疑文化之间的误解、矛盾与冲突进行跨文化思考。思考按照给出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现象、分析矛盾现象背后的原因、展望解决矛盾的思路等三个层面展开,最后给出对奥运风波跨文化思考的前瞻。  相似文献   
992.
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武术如何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需要全面深入的研究。就当今中华武术挖掘整理的紧迫性,武术思想理念梳理与张扬的必要性,武术进学校体育课堂的重要性,武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传统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的发展以及武术研究等8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奥运场馆投资及运营机制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存在着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和收益无法确定等特点,使得赛后场馆的运营风险防范措施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了避免奥运场馆在赛后给政府财政或项目承担人带来过大的风险,赛前场馆建设投资体制和赛后场馆经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对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调查及其参与休闲体育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农民工主要以青年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农民工的休闲娱乐方式具有花费少、易获得性的特点。北京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特征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居多;北京农民工参与的休闲体育项目主要是以球类项目、健身类和体育欣赏为主。影响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观因素多是因为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阻碍影响和心理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农民体育教育不足、工作时间长及劳动强度大、居住环境的体育场所与设施较差、组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场馆如何利用进行探讨,提出应当采用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运营模式,构筑奥运场馆业主联盟,开发奥运旅游项目,对体育场馆进行冠名,将职业体育融入奥运场馆赛后的运营和应当充分利用大学区内的体育场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两个一百年”目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理论逻辑、战略意义及路径选择。理论逻辑是,“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坐标,建设体育强国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支撑。战略意义是,建设体育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健康保障、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建设路径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持续提升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繁荣和发展中华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是我们在校读北大简《老子》过程中的几点浅见。对照各本老子,发现简本《老子》与其他各本在字、词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我们试图从字形、字音等多方面来解释这些差异。文中所论凡六例,均是与其他各本不同的字词,通过引述各家观点,查阅各类文献,分析字形、音韵,各例均能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法,提出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内在品性、传播渠道、主观评价是塑造国家形象的4个基本要素。外在形象与内在品性,指向国家形象的"自塑",媒介传播和主体评价,指向国家形象的"他塑"。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在: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建设者和维护者。从加强体育软实力、淡化意识形态、区分内宣外宣、打造成功的冬奥会开闭幕式、营造"汉语热"和节日氛围、重视他塑、推出旅游精品路线、讲好中国故事、丰富话语体系、多渠道传播中国友善形象等方面给出了北京冬奥会期间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发展冰雪文化有着对内和对外的双重意义,影响深远。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助力北京冬奥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从冰雪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亟需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研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将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历届冬奥会文化传播实践相结合,为北京冬奥背景冰雪文化传播提供思路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新活力""赛事新品牌""教育新标杆""传播新举措""协同新方向"及"组织新形式"等多元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奥运会媒体运行是实现奥林匹克传播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奥林匹克2020议程》及办奥“新规范”与中国“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是节俭办奥与利益相关方体验同等重要,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历届奥运会媒体运行经验、规范以及未来奥运会媒体体验愿景,可为深度理解媒体需求、实现精准而避免浪费的媒体运行提供参考。基于奥运会媒体运行历史溯源、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体验愿景问卷调查、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深度访谈,以奥运媒体体验为研究重点,系统考察了奥运媒体运行体系中包含媒体后勤服务、奥林匹克信息服务、新闻中心与媒体村等媒体场馆建设及服务的多个子系统的规范与创新,发现专业、便捷、温暖、实用是受访中外记者对冬奥会媒体运行体系的核心体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