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9715篇
科学研究   927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923篇
综合类   660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09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769篇
  2012年   2089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787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发表于1969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在1981年上映。小说采用了元叙事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并使人物获得生命,新的叙事模式与小说在故事层上设置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三种结局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电影为尽可能接近小说的叙述方式,采取了戏中戏的叙述,在故事层也打破了时空界限,设置了三种结局。本文通过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与电影进行段落式的对比分析,探讨更深入的对照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92.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增强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3.
对于现阶段河北省开展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河北省城镇化进程注入了人文内涵;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航向。以西柏坡精神助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需以"两个务必"为核心,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以"两个敢于"为突破口,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以"为民创业"为根本,和谐推进。  相似文献   
994.
西部"大学作家群"是中国当下文坛客观存在的教育和文化现象。发轫于毛泽东5.23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的延安时期文学,光大于西安,西部各省地均有分布。尤以"西北大学作家群"最为突出。西部"大学作家群"之成因、研究推介现状等都值得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995.
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办高校"升本"之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竞争平台,竞争对手的增加、竞争实力的上升,都迫使民办本科院校需要重新评估所处的竞争环境。本文借鉴波特的竞争模型,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院校与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态势,促进民办本科院校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96.
苏轼曾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前后达四十四年。这期间可谓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作为二十五进论之一,《贾谊论》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即政治家要实行改革,在条件尚未成熟时,应该有所妥协,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就个人而言,在遭受挫折之后,应当正确对待,不能一蹶不振。也就是说从政治的角度讲,苏轼在《贾谊论》中体现了丰富的人才思想,即要"忍、待";要"善处穷时";要"全其用",需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97.
从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讨论了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实现西藏农村跨越式发展要实现农牧民生活上的适当集中,生产上的合作化经营,建立各种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寻求西藏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教育;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师德。师德的提高,不但靠师德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更要靠教师从思想源头上加强理论修养以提高对师德的认识。而儒学精神对此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孙绍振在朦胧诗论争中名声大振。三十年过去,他对诗歌产生忧惧,但并没有完全绝缘。置于历史语境中,论文从"传统"的多重意义出发,重新审视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的正负面作用,肯定他在特殊时期,把人的解放与文学批评的自由结合起来,突显人性,推进新的美学原则确立;在诗歌标准混乱的时候,不迷信理论,对诗歌进行本土化细读;时时保持着逆反思维,反对权威的艺术观念,反对既成的艺术范式,注重原创性——由此形成思辨、反抗、创新,为孙绍振自1980年代来一直彰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00.
"国学热"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兴起和发展,是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再造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国学"本身的历史内涵被悬置起来,而以一种景观化的展示方式,被镶嵌在我们的政治外交和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在国学一词的符号价值被各方充分使用的同时,期待中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吊诡,想象中的认同平台慢慢被自身消解。对于国学热背后政治文化逻辑的考辨,将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主体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