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对1907年之后1940年之前的中国早期话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既是当下研究的冷门,也是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研究主题.1907年中国早期话剧形成之后,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文化形态、戏剧精神、审美特点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在基督教与现代科学兴起之间的关系上,迪昂的观点是开创性的。他认为基督教对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完全必要的,具体表现为:基督教的理性批判精神产生了适合现代科学兴起的思想氛围,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在科学方面是有创造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天才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继承性。迪昂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黑暗中世纪”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73.
张爱玲受到多种宗教的影响,其中基督教博爱意识和原罪思想影响着张爱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张爱玲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中西方价值观及体育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背景与调节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的体育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希腊文明及理性逻辑与之对应的自由、民主与科学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基督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西方体育核心价值体系,即在多元社会文化结构和不同的信仰下,尊重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念,注重道德精神的改造,进而实现在身体与精神平衡发展中的价值认知。这种价值体系主要通过宗教与政治进行调节。我国古代"体育"价值的形成背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到了现代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实现体育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和谐统一的体育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调节是其主要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75.
民国时期 ,以吴雷川、赵紫宸、韦卓民和王明道为代表的一些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和基督教的关系进行了反思 ,虽然各有见解 ,但在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上 ,认识却是相近的 ;即认为基督教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 ,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 ,同时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又是互动的、相应的和连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6.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复杂的历史化背景。罗马帝国境内犹太人与希腊人的密切化关系成为“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向东方神学过渡的条件之一;随着罗马帝国精神危机的到来,犹太教开始向基督教过渡。基督教虽然在希腊化背景下产生,但其形成主要是与古希腊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并最终从罗马帝国的一种亚化地位上升为帝国的国教。  相似文献   
77.
ABSTRACT

Drawing from a larger ethnography of North Korean young adults learning English in Christian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South Korea,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evangelicals and minority people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issionary English teaching. This article follows Christian educational programs that provided various forms of resources—including English teaching—to North Korean young adults to examine how access to resources was regulated in relation to learner identity. Building on the sociolinguistic framework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guage and emerging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integration of Christianity and English,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religion, nation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findings elucidate how English works as a secular resource in religious spaces, thus serving as a site of religious contact between people of divergent goals. Issue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8.
论基督教精神对陈映真创作的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映真接受过20余年系统规范的基督教化,这种深厚的宗教背景使其养就了一种极富人道意味的宗教情怀,并进一步规约着他的审美创作:受基督教精神的浸润,其创作文本渗透着浓郁笃厚的博爱、牺牲与救世精神和拂之不去的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79.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它的教义来源于基督教 ,但它的教义、宗教内容和宗教活动方面与基督教有很大差异。它实际上是西方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并且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0.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