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4篇
教育   934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袁永平 《河西学院学报》2010,26(1):37-39,36
拉康的实在界是主体在进入语言符号的世界时被排除的东西,它的存在状态就如老庄之道一样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却又是真正存在的,是缺席的在场。语言使得它们成为隐匿的真实,但又总是以替代的形式与主体在像梦这样的场合相遭遇。总体而言,老庄对道的追求在提升人格方面比拉康对实在的揭示更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修辞学需要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更新研究方法。但是应当告诉新的修辞现象的发现、收集与研究。修辞学的对象可以、也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修辞学不能是模糊的,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者应当采取精密化的方法。修辞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需要花大气力。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9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正是借助其完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的。《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纯真之美和个性之美,已达到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相似文献   
94.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语言运用反映出作家的艺术功力,体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其作者叙述语言、小说人物语言以及作者对民间语言的提炼与运用,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5.
《红楼梦》校勘之难,一是参校本太多,有早期抄本10余种,摆印本及近数十年来出版的校勘注释本更是难以选择;二是重要的参校本多是几经过录的抄本,衍讹谬误比比皆是,略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新的错误。故每一个校勘者都应该谨遵追真求是的原则,杜绝或减少因自己的不慎而给原著带来不该发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96.
晚清小说十六回本《扬州梦》的主要人物陈晚桥,其原型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这篇小说描绘了十八世纪前期扬州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画,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结构上多用书中人物讲述往事的形式串联故事,故事情节大部分可以从《扬州画舫录》、《板桥集》等书中找到出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三种人:文人、盐商、妓女。盐商和妓女的故事都是从文人口中道出,小说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得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97.
作家介入《红楼梦》的研究已构成“红学”研究的一道风景和争论热点,但就学术层面和具体的操作范式而言,“作家红学”也与专业领域内的研究者一样,其特点与成就各异,但无论是偏重于客观冷静的考据探佚或是原型索隐,还是着眼于主观玄思的《红楼梦》文本赏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诠释过度的通弊。  相似文献   
98.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理论,并适时将其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但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人的戴季陶、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却有意将其异化。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实的传承者,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孙中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9.
“乡村描写”在《红楼梦》中出现五处,在小说中起着“头回”作用的“葫芦叙事”,正面故事背后推动力的缺场叙事,出入故事的外来人造成的陌生视角,以及在热闹中下冷笔形成冷热调剂效果四种重要叙事作用。“乡村描写”作为小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在美学、叙事学和反映作者心态等方面的价值应引起重视,并作出重新估定。  相似文献   
100.
《红楼梦》中有多个丧葬描写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中对死亡称呼的不同,丧葬仪式的具体过程以及它在丧葬的情节叙述意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丧葬描写中人物的塑造以及丧葬氛围和意象设置等方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