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WO6催化剂,以Fe2O3对其进行了改性。考察了复合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2.
Fe3O4/PPy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兼有无机纳米磁性材料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优异性能于一体且极具应用潜力的新材料,在传感器、电磁屏蔽、生物医药、离子交换树脂等领域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Fe3O4与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电化学合成法、自组装法以及超声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并指出了Fe3O4/PPy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研究UV254光照下,Fe(Ⅲ)-EDTA/H2O2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能。首先考察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Fe(Ⅲ)与EDTA的浓度比值对UV/Fe(Ⅲ)-EDTA催化光降解苯酚的影响,进而考察UV/Fe(Ⅲ)-EDTA/H2O2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Fe(Ⅲ)/EDTA浓度比值为1:1时,经过1h反应,UV/Fe(Ⅲ)-EDTA体系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率达61.13%。在溶液初始pH为37时,UV/Fe(Ⅲ)-EDTA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可达60%以上。在中性条件下,UV/Fe(Ⅲ)-EDTA体系添加H2O2后可把苯酚的降解率从61.13%提高到91.30%。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表明光降解过程中苯酚的苯环共轭结构被破坏。最后对UV/Fe(Ⅲ)-EDTA/H2O2体系催化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4.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γ-Fe2O3 through a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was studi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a metal iron plate as sacrificing anode and a sheet of stainless steel as cathode, in non-aqueous mediate containing ( Bu)4 NBr as support electrolyte and 2 % (vol % ) water. The powdery particles obtained were then calcined at 300 ℃.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XRD,SEM, TEM and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er, indicating the fine particle is a pure nanometer γ-Fe2O3. The morphology is like coneshaped and their average size is 22.0 nm. Furthermore the VSM spectrum shows that the particle's coercivity (3.9 × 103 A/m) is rather small, presenting the excellent super-paramagnetism.  相似文献   
85.
用普适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GAEAM)[1]确定了Al和Fe的嵌入原于模型参数,并用得到的模型参数计算了它们的空位形成能、表面能等物理常数.结果表明。Al的RX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Fe的麟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86.
亚甲基蓝是一种高灵敏度显色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铁(Ⅲ)与邻二氮菲形成络合物后,在PH=4.5时,该络合物有最大吸收蜂λ=660nm,铁含量在O~4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选用660nm作为工作波长,可选择性地测定多样品中微量铁(Ⅲ),方法灵敏,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7.
柠檬酸法制备S2O82-/Fe2O3-TiO2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用柠檬酸法制备了Fe2O3-TiO2复合氧化物,经浸渍(NH4)2S2O8后,焙烧制得S2O82-/Fe2O3-TiO2固体酸催化剂,测定其时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S2O82-/Fe2O3-TiO2光催化活性比Fe2O3-TiO2明显提高.当(NH4)2S2O8浸渍浓度为1mol·L-1时,制得的S2O82-/Fe2O3-TiO2酸性最强,具有超强酸性和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8.
合成了复合固体酸SO4^2-/Fe2O3-Al2O3,并将其用于催化乳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实验表明该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优于SO4^2-/Fe2O3,催化剂,而制备更容易.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量为1.0g/0.1mol乳酸,醇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时间2.5h.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不污染环境,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9.
提出一个利用V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的还原作用将Fe(Ⅲ)定量还原为Fe(Ⅱ)与邻二氮菲显色.在波长510nm处,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Vc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90.
余春  陆皓  黄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565-568,685
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不同的试样摆放方式下,使用纯Ti和纯Fe进行了接触反应试验,就Ti/Fe接触反应区微观组织和Ti-Fe化合物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参数和试样摆放方式都明显影响接头微观组织形貌和Ti-Fe化合物的生长,当Ti置于Fe上平放或Ti、Fe母材平行立放时,反应区由-βTi(Fe)、大颗粒Ti-Fe化合物、共晶体和Fe(Ti)固溶体组成;当Fe置于Ti上平放时,反应区由-βTi(Fe)、共晶体和Fe(Ti)固溶体组成,即不产生大颗粒化合物。试验参数的影响表现为,试样立放时,温度1100℃,保温时间小于10 s,接触反应液相区域无大颗粒的Ti-Fe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