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669篇
科学研究   9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菰城置县考     
文章以《史记》、嘉泰《吴兴志》、乾隆《湖州府志》和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等原始和权威史著为依据,重新考证菰城县置县的时间和主体,提出了与当下多数学者所持观点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2.
以山西省107个县域为基本的研究单元。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分解了2000-2010年山西县域人均GDP的总体差异。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地市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大于多数地市内部县域间的差异。其次,对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山西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工业化程度、农民生活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水平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示范性基层电大的创建过程就是在原有基础较好的电大,经创建进一步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运行方面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此我们对县级电大的基本情况、创建过程、创建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达成的共识,及创建成果的展示和如何发挥示范的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很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就表现为某一时段的经济空间结构。运用标准差及变差系数,以县域和城市中心城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基于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对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是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湘南三市协同发展过程中,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向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95.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构建为县域发展服务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县域拓展;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大厦的县域战略根基:不仅开创我国县域发展的新局面,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是我国新时期县域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划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6.
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县级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有现实意义。福建省连城县机关党建网络化进程中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工作方式相对滞后、工作机制尚待健全。机关党建网络化必须深化认识,探索创新,逐步完善,以此合力构建“大网络”,全力建设“大平台”,健全“大机制”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97.
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能大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降低政府施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塑造政府崭新形象。所以,探索寻找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通用和实用建设模式,是当前最重要也最紧迫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98.
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未来20年最重要和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即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导致了农村地区全面小康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的差别。以郴州市为例,地域差异问题主要是中心一边缘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贫困等“三农”问题仍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的建设及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
地处天山北坡中段、新疆自治区首推的“五区三线”重点线路的沙湾县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依托地缘优势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提高人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两汉京兆霸陵县(邑)承袭秦芷阳而来,自“文帝九年(前171)以芷阳乡为霸陵”至曹魏正始五年(244)改为霸城县,前后共计沿用415年。西汉景帝时将部分辖地划出分置南陵县(邑),东汉时期南陵县(邑)并入杜陵县,使霸陵县(邑)南界稍有变迁。以文献记载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及考古材料,初步考定两汉京兆霸陵县(邑)四界,东、北、西、南县界分别为铜人原东边缘、渭水、白鹿原荆峪沟(鲸鱼沟)、魏家寨及长乐坡一线,大体符合“山川形便”的划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