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7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合肥师范学院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的调查,总结出他们在篮球运动中易受损的身体部位,分析他们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了解学生对运动损伤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的认识程度。最后提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建议,以及增强学生采取措施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篮球的兴趣,推动本校篮球运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区、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不同区城乡高中、初中、小学学生共285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3.69%,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和小学生;运动伤害主要发生在下午,进行篮球运动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时。运动伤害最主要原因是运动技术动作错误。伤害部位以踝,大腿,膝关节为主。青少年个人行为特征、心理素质和家庭因素、学校及相关环境因素是运动伤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加强青少年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3.
马俊阳  王超 《学周刊C版》2014,(9):229-230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黄淮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减少学生锻炼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70余名联训队员在集训不同阶段进行6次训练伤调查和临床诊断筛查,结果显示:训练强度与训练内容间存在密切相关,训练强度大、科目难度大的阶段,训练伤多发;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训练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异性导致训练伤的发生部位和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242名中学生和52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以便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以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决策和立法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结果显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较高(51.2%),并呈现出男生高于女生,中东部地区低年级学生的伤害率高于高年级学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诱发原因主要是运动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技能不强等生源性原因,并呈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主要为擦伤(33.9%)、扭伤(25.1%)拉伤(19.2%),伤害部位主要为膝关节(18.0%)、踝关节(16.0%)、手指(14.0%)、小腿(12.0%),二者亦具有性别和年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定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应充分考虑到性别、年级和地区特征,以便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6.
体育伤害事故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同时也是困扰学生、体育教师和学校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体育教师对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义务,分析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时的责任,提出了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建议,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教学。  相似文献   
107.
短道速滑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陆地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发率直接影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创造优异成绩,目前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的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补充大豆蛋白和海洋肽对离心运动后大鼠血清CK-MM含量和骨骼肌中泛素连接酶Trim63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分为安静组、单纯运动组、运动+大豆蛋白组和运动+海洋肽组,进行六周跑台适应性离心运动(坡度-5°,前三周跑速分别为20、30、32.5 m/min,后三周速度35 m/min,2.5 min×6次,间歇1 min),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24 h、48 h取大鼠血清及股中肌备测。结果:补充大豆蛋白和海洋肽使延迟性肌肉损伤大鼠血清CK-MM含量减少(49.79±25.18 vs.52.40±12.86);运动后48 h单纯运动组Trim63基因表达较同组即刻明显增加(2.75±1.90vs.0.55±0.54,P<0.01);运动后48 h运动+补充大豆蛋白组Trim63基因表达较同时刻单纯运动组明显减少(0.43±0.09 vs.2.75±1.90,P<0.01),而且明显高于运动+海洋肽组(1.16±0.21 vs.0.43±0.09,P<0.05)。结论:相比海洋肽而言,同剂量大豆蛋白对胞膜的修复作用更好一些;对运动后Trim6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同剂量大豆蛋白的作用优于海洋肽。  相似文献   
109.
应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与康复进行研究。研究呈现了竞走项目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及数据特征、损伤类型及数据特征、损伤原因及数据特征、康复措施及数据特征;针对研究结果,论证并提供了治疗竞走项目运动损伤的康复性体能训练疗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10.
干细胞技术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综述了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其目的在于把干细胞技术应用到运动医学领域, 以治疗由于体育运动而导致的各种损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