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509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043篇
综合类   49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身体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技术水平正向着竞技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先进水平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大类身体难度动作的类型选择上跳步类较高,转体类明显偏低,选择难度类型缺乏多样化;在完成身体难度动作质量上,跳跃技术难度发挥比较稳定,转体是我国少年运动员身体技术的薄弱环节,在各项器械中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982.
大胆改革创新、发扬我国民族特色、进行新颖独特的编排是我国艺术体操早日赶超世界艺术体操先进水平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对历届国内外艺术体操比赛的一些情况及早期国内一些艺术体操队大胆拓展、改革创新的事例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与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83.
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起步较早,其演进体现出了注重社会需求和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等特征。研究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重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突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健全人格;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等。  相似文献   
984.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它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力求从理论上对专项运动智能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在方法上寻求适合某专项运动员特点的测量工具,使之在实践中真正起到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5.
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大纲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比较、统计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收集专家对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其相关方面问题的观点,了解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基本概况。根据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现状,结合训练实践,对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界定;收集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教练员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着重从运动员身体、技术、舞蹈、综合竞技能力、心理等方面来研究制定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大纲的基本框架,对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大纲框架的主要内容进行构建,制定艺术体操基础训练阶段监督与考核的标准,为我国尽快制定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大纲做了一些前期的研究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86.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艺术体操和武术套路之间的关系,以迁移原理为依据,对艺术体操和武术套路在运功技能上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运用运动技能的正迁移,来达到提高艺术体操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7.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e subject‐object distinction, operative in Continental Europe during the late‐1700s and early‐1800s, led to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e origins of the shifting nature of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resided with some form of influence that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ncountered while they pursued advanced academic work in Germany. These scholars studied this influence at an institutional or organizational level. An intellectual approach to history would assess the metaphysical currents of idealism that proved to be the primary influence that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ir time in Germany. While idealism would never fully take h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gave shape and direction to the emerging movement of pragmatism. As a result, the sepa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under the guise of pragmatism, is reified in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in the academ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ce religion becomes the object of a subject, the subject's sense of self‐dependence forces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However,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proves to be a transitory relationship.

Inevitably, the underlying issue proves to be that only the secular can serve as the sustainable object of its subject.  相似文献   
988.
龙建新  谭洁 《体育科技》2007,28(4):30-32
创新是竞技体操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地注入新理念,激活系统中各要素,才能保住我国竞技体操的优势地位。通过借鉴其它项目的成功之道,从理论上探讨当代竞技体操实践中"三从一大"原则的贯彻、训练与比赛的关系、项目制胜因素的变化等问题,旨在推动体操训练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9.
2008年奥运会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实力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操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一个重点项目.通过研究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如何在新规则团体决赛中"6-3-3"制的实施下取得优异成绩,对我国女子体操实力的调查和世界大赛成绩的对比分析,为我国女子体操队备战奥运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0.
杨国秀 《体育科技》2007,28(4):53-56
通过对2001年和2006年女子国际竞技体操规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特点,并结合规则修改后有关重大比赛成绩,对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