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91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5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古俗字略》的主要工作是认同异体字,指明其间的“古”、“俗”、“通”关系。其中尽管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疏漏。第二版《汉语大字典》对这些疏漏往往未加辨析就加以援引,由此造成了部分失误。举例分析并补正这些疑误,使其有益于《汉语大字典》的再次修订。  相似文献   
62.
元明民间叙事文本叙写了一些特殊的关羽故事,在忠、义、勇、智之外,塑造了关羽形象的另一面头脑简单、无情无义、自私、无礼、残忍、势利、心胸狭窄。这一另类关羽形象的塑造,致使民间叙事中关羽的整体形象出现分裂和矛盾,凸显了民间叙事和文人叙事在关羽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其差异的出现与创作主体、接受对象及关戏演出的文化功能相联系。  相似文献   
63.
庄子乐论,多在世态人情的叙事中加以表现,深入研究其意义能发现音乐与美学理论的许多根本问题,如音乐审美活动之于人的专对性、音乐情感的本真性、音乐文本的多义生成及其与接受者的对象化关系的论说,生动反映出自然朴素的美学崇尚,以及对社会、人生与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64.
唐春梅 《科教文汇》2011,(16):122-124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数字的文化内涵,如象征吉凶等;中国数字的特殊用法,如数字用着动词、表顺序以及表倍数等。并以《孙子兵法》中数字的使用为例,对比了罗志野、袁士槟两人对《孙子兵法》中数字的不同处理,从而得出对数字进行英译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65.
高职学生经过学习,知识丰富了,技能精湛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来导航,难免在走向社会之后出现过错,甚至导致失败。那么,怎么做才能保障他们能够成功地立足社会呢?最实用的方法是在大学期间,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一下《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可以给他们提供为人处事的准则和行为举止的规范。毋容置疑,《弟子规》是高职学生提升个人修养的良好教材。  相似文献   
66.
性灵文学主将袁宏道与庄子有着不解之缘。儒释道杂糅的思想背景,使袁宏道在面对庄子时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既可以庄用庄,也可以庄典儒用,还可以儒释解庄。而袁宏道的闲适人生观,则使其对庄子的隐逸、无用、自然天性、山水自然等思想表现出浓厚兴趣。袁宏道的庄子接受是性灵文人庄子接受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7.
顾城和海子分属于当代不同时期的诗歌派别,但同为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并最终在相近的时间走向死亡。这种巧合为探讨顾城与海子的诗歌提供了某种线索。论文将从比较顾城和海子的自然观出发,以二者诗歌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春天意象为例,来分析二人诗歌中的悲剧意识。最后简要分析顾城和海子的诗歌风格,勾画出二人诗歌中的对立的主体形象,进一步探求顾城和海子诗歌中的死亡预言。  相似文献   
68.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该书对宋代地方政府的文书处理制度多有记载,包括文书种类、文书拟写、文书办理和文书归档等。这些记载不仅可以与《庆元条法事类》中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进行参照,弥补史料不足,而且有助于考察宋代地方政府日常文书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9.
“关公战蚩尤”是一个在山西地区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关公与蚩尤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这则神话中却“战”到了一起。通过文化要素分析法,我们对“关公战蚩尤”的四大文化要素:盐池与蚩尤、关羽、道教,进行具体分析,以弄清这四大要素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相融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揭示出这则神话得以形成的合理轨迹。  相似文献   
70.
《枕草子》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草子"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其文体特征鲜明,体裁上属于随笔散文,可以将驳杂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融为一体;在使用假名作为创作符号时,表现出了个性化的色彩;体裁特色及作者个人的创作个性又赋予了作品自由、高雅的风格特征。作为平安文学的双璧之一,其独特的文体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