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7462篇
科学研究   58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00篇
综合类   428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3 毫秒
71.
关于加强高职学院专科生人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高职学院专科生素质,加强专科生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文中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含义,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然性及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民主教育家鲁立刚系20世纪前半叶湖南著名的地理教员和中学校长。他潜心教育事业,50岁之前教书育人,之后著书立说。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尊师重教及重名轻利现、用人唯贤及言传身教现、救国育才及文理并重现。他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与“朴实沉觳”的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3.
杨敬舜  张静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68-170
正确把握和运用第二语言学习的思维心理活动规律,对第二语言的教育教学意义重大。对大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过程的思维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三个思维特点,即内部语言表现为母语化的特点、语言转换表现为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和思维的意识性表现为母语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入手,结合教学中收集的学生作文中典型语篇特点来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现象,从而引起教师及英语学习者对写作中思维模式转换的重视,并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调整。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首先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四个方面,然后分别论述各个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并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一些例子来论证其影响。  相似文献   
76.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承担多种功能。但在实际授课中,大学英语课堂却在实用主义、观念狭隘等因素的影响下,异化成了简单技能培养和表层知识传授的场所。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述、中西文化内在的思维差异、还有道德教育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阉割"。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参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重新审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缺陷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7.
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课文复述正是一种训练学生多种思维方法,培养其思维品质并发展其思维能力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并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78.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坚持奸的、理想的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还担当着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79.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考订下列二事 :一 ,正元初年阮籍因参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一事有功 ,迁散骑常侍 ,这时他主动要求外放为东平相 ,是不愿意参加曹髦主持的政治性学术讨论 ,并远离阴谋家钟会其人 ;二 ,袁准 (孝尼 )与嵇康、阮籍相熟 ,他是一个懂得时务的理论家 ,所以与阮籍关系密切 ,而与嵇康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