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387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4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国近代社会处于一个动荡又急剧变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叔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和实践者之一,通过音乐来传播爱国救国的志向,通过乐谱来宣扬文化进步的思想,通过言传声教树立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型模范。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浅谈我对其思想的认识,旨在以一个客观的态度评价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李白故里有关李白的民间传说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李白的民间传说的初步整理情况及其内容分类,其次着重分析了李白故里传说与文献资料记载的关系及其学术价值,认为李白传说的现代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具有一定的旅游文化价值。因而,我们对于李白传说这种作为较为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予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4.
唐诗中吟咏李杨题材的作品约120首,而张祜关于这一题材的作品有近三十首,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约有三端:一是反映李、杨之间真挚的爱情,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二是描写开元、天宝时期宫中的节日和戏剧表演,突出当时繁华热闹的场面,表现自己的盛唐情结,同时也透露出对统治者奢侈享乐、注重享受,忘记国家隐患的忧虑;三是叙写宫廷中的奢侈生活,批判了玄宗皇帝得意忘形之态,描写了杨妃及其家族得志猖狂之形,对宫廷生活的暧昧之处也有所揭露。  相似文献   
105.
人类发展至今,展现出两大趋势:一曰: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二曰:寿命延长,进入长寿时代.中国人口在这两大潮流中,居领先、排头兵地位.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湘南学院离退办主任李一安同志率领他的团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发挥高校知识群体的作用,开展积极老龄化研究,整合人才资源,锐意理论创新,促进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制度因素、训练学因素和心理因素3个角度对李娜法网夺冠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2010年澳网时相比,李娜的技术更加全面,战术运用更为合理,体能更加充沛,心态更加稳定.在未来的训练比赛中李娜需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思维束缚,更好地融入职业化网坛.  相似文献   
107.
以康熙朝李来章(1654-1721年)在广东连山县知县任内(1703-1709年在任)所积极推行圣谕宣讲制度的一系列所作所为为例,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了康熙朝圣谕宣讲制度在地方的具体历史实践过程,弥补了学术界对圣谕宣讲制度的地方化实践研究的不足。李来章深入连山县猺排"亲身宣讲""圣谕十六条",并以之为治理连山县的准则而"躬身实践"的举动,说明至少在康熙朝圣谕宣讲并没有沦为一纸具文,而是得到了一些地方官的有力推行,并在教化当地民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一生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李白,从诞生到仙逝,月亮如影随形,他似乎是为月而生,一生如月一般历经阴晴圆缺,最终又捞月而死,一生浪漫而神秘,极富传奇色彩。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对月亮情有独钟的感悟不断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用与生俱来的幽默天趣、深照妙理的达观态度以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省意识,通过一个个月意象化解了人生的忧愁与悲酸,最终酿就了"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万丈豪情。  相似文献   
109.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出了“琴者心也”的观点,这一命题对晚明及其后的琴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反叛。然而,深层挖掘“琴者心也”之“心”的思想内涵并梳理历代琴论,可以发现,李贽此说并非空谷之音。“琴者心也”是顺着主流琴乐思想之外的注重古琴自身艺术特性的琴乐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一种对僵化的琴论的内在批判,以引导琴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0.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族制度较为强盛,以家族祠堂为中心的伦理文化,逐渐扩展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受此影响,世情小说较多渗透着对家庭伦理及亲缘关系的审视,继而促使家族小说走向繁荣。清人李绿园的《歧路灯》叙写了一个"浪子回头"故事,侧重于表现子女教育、门第观念、宗族意识等主题,堪称一部典型的平民家族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