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086篇
科学研究   8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21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森林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通过吸收同化,吸附阻滞等形式成为污染物归宿的浩大汇库,能使污染物离开对人畜产生危害的环境而转移到另一个环境,这种功能称为净化作用。据测定:树木每生产1kg干物质就要过滤3111m~3的空气。每公顷热带雨林每年净化空气为6813万m~3,亚热带杉木林为3000万m~3,东北混交林为2000万m~3,全世界森林每年生产的干物质约373.5万m~3,能净化空气量约为2294362500亿m~3,把这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对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化石燃料燃烧是南宁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析了能源活动清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能源活动清单编制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现,国家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集中锅炉占35.75%,其它占1.35%。其中,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994.
《科学中国人》2007,(7):111
一项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气体为主要原料,制造可降解二氧化碳基树脂的高新技术有望成为破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难题的一把钥匙。这项技术的原料将主要来自发电厂、炼油厂、水泥厂、酿酒厂和化肥厂等作为废物大量排出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产出的二氧化碳基树脂加工成型制品在废弃后,能够被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放射线茵分泌的酶分解或氧化降解成水溶性碎片,最终被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吸收,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检测,此类产品一个月可降解33%,与植物纤维、稻草等天然产物相近。  相似文献   
995.
从常识上讲,我们是无法亲眼看到黑洞的,因为在黑洞位置,没有任何物质能够逃离,甚至是可见光也被黑洞吞掉了。幸运的是,黑洞其实并不完全是“黑”的,当太空中的气体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拽进黑洞时,气体温度会升高,并向外发出射线。这些射线从黑洞的边缘向外散射,让我们能看到黑洞的轮廓。目前人类的观测技术还不能直接观察到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轮廓,但美国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已经利用计算机从理论上描述出,观察者看到的黑洞轮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根据他们的描述,如果观察者能够观察到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轮廓,他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14-117
1820年之前,没有人问过地球是如何获取热量的这一问题.正是在那一年,让-巴普蒂斯特-约瑟夫·傅里叶傅里叶(1768~1830):法国数学家与埃及学家. 译者注开始研究地球如何保留阳光中的热量而不将其反射回太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超声波的频率处于人耳听域上限以上,不能为人耳所察觉。它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媒质中传播。气体对超声被具有较高的吸收性,声能衰减很大。超声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穿透性和反射性.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还能引起媒质分子间的剧烈摩擦和热量耗损,从而产生各种超声波效应,如超声渡热效应、化学效应、声电效应、声光效应、生物效应和空化效应等。因此,超声波已广泛应用在焊接、清洗、除尘、粉碎、以及医疗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98.
999.
多年来,中外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研究都是按专业分类进行的,例如地震归地震学;暴雨、干旱、浓雾、沙尘暴、台风归气象学;沙漠归沙漠学;洪灾归水利;森林草原大火归林业;厄尔尼诺、海啸归海洋;煤层自燃归煤炭;空难、海难事故归航空、航海等等。然而近来的研究表明,上述各类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除了各专业自身的致因之外,可能还有一个过去被忽视的一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已经不堪重负,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场在哪里?海洋还是地下? 1999年1月19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科学家希望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在铁肥的促进下可以大规模增长,以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达到降低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目的。但数年之后的今天,在前一个答案已经得到肯定的同时,后一个愿望则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