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水浒>中的潘金莲是一个"具有其心理的一切错综的人",其思想性格中有善也有恶,有美也有丑;这些假丑恶与真善美不仅以鲜明的对立状态胶着并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河水般的流动态势,即所谓"并陈善恶","美丑并举".  相似文献   
162.
《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形象有着特定而复杂的社会意义:她的道德和行为既符合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享乐、争权夺利的思想意识,又冲击着封建统治阶级关于纲常人伦的社会堤防;表面上看她的行为是在追求个性的解放和自由,符合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进步思想,而在实质上她是在千方百计地欺凌和迫害别人,破坏着别人的自由和幸福,所以又背离了那种新兴的潮流——她既继承了新旧思想中腐朽的一面,又破坏了新旧思想中那些合理的因素,她是新旧思想碰撞结晶而成的怪胎。  相似文献   
163.
学术界对《考槃》诗的主旨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五种,即剌庄公说、美贤者隐退而自成其乐说、美剌并举说、剌人仕风气之扬扬不绝说和情诗说。通过对诗作本身关键字词的考证以及对每种说法进行辨析,可得出《考槃》主旨乃赞美贤者隐退而自成其乐。  相似文献   
164.
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冲击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社会审美取向倾向于世俗化,进而兴起了一股高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的新思潮,这就对传统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冲击和挑战,正是这一特定社会孕育了《金瓶梅》的女主角——潘金莲这个背弃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畸形儿。文章拟从思想的蜕变、权欲的膨胀和贞节的逆动三个方面剖析这一畸形儿的成因、演变与结局,从而拓展这一复杂人物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5.
在潘金莲的比较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对象十分广泛,不仅有中国名著中的李瓶儿、王熙凤、林黛玉等,而且还有海丝特、安娜、苔丝等外国名著中的女主人公.本文收集整理了近20年以来,对潘金莲的比较研究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将它们提炼、归类,希望能够对潘金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入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6.
《金瓶梅》中潘金莲与李瓶儿都是西门庆的小妾,但二者性格迥异,试从出身、性格、对待停娶的态度、财富、结局等方面比较二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7.
潘大林的《穿过丘陵》与沈从文的《边城》无论是在取材或是布局、风格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相似的地方,但这种相似并非是简单的仿效,而是同中有异,在个别地方如叙述角度、象征意象与情感渲染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对《边城》的丰富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8.
辛亥革命时期,潘月樵"首开伶人参加革命之先例",在革命斗争中异常突出。他以戏曲为战剑,宣传反封建争自由思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组织伶界进步人士,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大潮,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重要革命力量;筹饷募捐,支援革命。本文通过对著名京剧大师潘月樵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9.
“判”是唐朝科考中的一种特珠文体。《百道判》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虚拟性的练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百道判》在艺术上也有多方面的突出成就。探讨《百道判》的文学价值,既可弥补此类文体研究中的缺失,对全面评价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清代词史上,吴门潘氏为一望族,在政治与化上处于强势地位。他们与以戈载为首的吴中七子多有往还,主张并实践严审律韵的词学观念,为吴中词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州词派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常州词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