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教育   7801篇
科学研究   365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826篇
综合类   63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31.
2002年8月11日至13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WTO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章是会议内容的综述。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球感”的训练 ,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中的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并令一些平时不怎么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也乐意参加了 ,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33.
《新课程标准》给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机会,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依据。就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与单一教学内容做了对比性实践,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4.
成都体育学报2000-2002年文章类型及作者情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002年文章类型及作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该刊体育社会科学类研究文章题材广泛,文章质量较高;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与训练以及运动人体科学文章质量不高,今后应加强对体育新学科的研究报道以及组织有特色的文章;作者队伍群基本符合我国体育科学科研队伍的现状,但仍需加强年轻作者群以及体育科研发达地区或单位的作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形成、确立 ,以及它的理论内函和实践形态 ,对于充分理解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和宣传、贯彻这一方针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
随着外语语种的增多,语言迁移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语种间迁移的特征是不仅表现在母语有迁移现象,而且其桥梁作用的语言(英语),也在二外教学中起这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二语习得论的角度,探讨了二外俄语的教学方法,试图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7.
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姓氏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专门研究姓氏的姓氏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语言国情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汉俄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各各不同,但也不乏共同性。两种姓氏的差异,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而其相同之处,则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38.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学力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在生活、学习择业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而导致了具有身心疾病的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其整体健康水平不客乐观.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0.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观察与技术统计,从技战术、队员和教练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队夺冠的原因,同时指出中国队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