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745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04篇
综合类   2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普通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运用“乐舞结合式”教学法,可以在充分挖掘舞蹈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风格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5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了解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和谐美,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塑造大学生正确和谐的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助于大学生感受独特的动作和谐美,领悟丰富的情感和谐美,体会多彩的生活和谐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使每一位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自我完善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以云南省石屏县慕善村彝族支系花腰女子"凤舞龙"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成因,探寻其形成、演进、变迁的历程及发展路径。以透视现代西方体育冲击下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女子体育的现存状况和有效的传承方式,以促进少数民族女子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并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实践活动经历,提炼出具有北京舞蹈学院特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路径。围绕教育的本质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活动中生动鲜明的例子,总结北舞学子“以舞报国”精神的淬炼和养成,以期实现“根植爱国情怀培养,提炼舞蹈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构想,从而培养出能在未来担任民族复兴大业的舞蹈文化使者。  相似文献   
55.
李立骞 《大众科技》2014,(8):206-207
文章分析了舞蹈的风格特征,并研究了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6.
为进一步推动排舞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与提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校排舞裁判员基本情况、专业能力、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58.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赛项,于四月底在福州落下帷幕。这是对高职舞蹈教学的一次检验,通过参与此次大赛的选拔、排练、比赛和观摩学习,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日常的教学和训练提出要求,并从教学思路、舞蹈体验、舞台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实施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广州市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开展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影响其开展的相关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广州市经济和教育现状,提出改善广州市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曾明慧 《科教文汇》2014,(19):140-141
中国古典舞身韵传统组合“驯龙”采用了以人物设置为前提的方法,由于其编排的原型是盖叫天的一套拳法,编排成身韵组合后,降龙伏虎之势的英雄形象鲜明活脱。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将风格性融入一切舞姿与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起始连接、点线处理、动势渲染、内在修养等诸多方面,以达到以神带形、以形传神的目的。它是沟通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