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2000年和1991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有关数据,对两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视力、龋齿、低Hb、蛔虫卵和营养不良作9年的动态分析,以揭示土、撒族学生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改善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美国汉学家弗劳伦斯·艾斯库的《杜甫:诗人的自传》是现代西方第一部关于杜甫的传记作品,它以诗为传,体例独特,其独特的翻译诗歌的方法和风格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杜甫传记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3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summer’s (s’) ...”词组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而由“夏日的……”组成的词组所传达的意象较“夏日”单独使用时的翻译要难。通过对梁宗岱、屠岸和梁实秋三位先生译文的对比,试图探究并评价三位译家在处理“夏日的……”词组的异同之处,以期为今后重译莎翁十四行诗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4.
以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文化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因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进行着变迁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土族宗教文化多元性及其变迁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族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5.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关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6.
关于屠隆和汤显祖万历二十三年(1595)遂昌会晤的时间、次数,目前学界还未达成一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屠隆轶文《四明海会寺讲〈楞严经〉记》,以及屠隆《清华古阁》中的记载,并通过对汤显祖在遂昌任上关于屠隆六首诗歌的重新解读,考证出屠隆于万历二十三年春季参加四明海会寺的佛事活动,故不可能赴遂昌访汤显祖,其仅在秋季前往遂昌晤汤。  相似文献   
137.
以往鱼鳞图册的研究,较少关注其制作、使用、传承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形态及内容所产生的诸多变化,致使对文本缺乏全面的理解,甚至导致某些误读。通过对晚清汤溪鱼鳞图册攒造、使用、传承的研究,可以了解册籍跨越朝代的延续与使用实态,知晓档案的制作有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即使版本相近,也可能并非同一时期攒造。鱼鳞图册使用与传承的过程,即是档案不断被整理、文本信息变更的过程。只有将文本信息准确分层,才能真正读懂鱼鳞图册档案,从而深入研究鱼鳞图册制度及土地管理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8.
土瑶服饰在当代流行文化催化作用中迅速汉化。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土瑶服饰文化的审美变迁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强烈的审美落差、复杂语言体系的影响、传统服饰手艺传承的断裂,是土瑶服饰审美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9.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证了《礼部韵略》和《集韵》的关系,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礼部韵略》和《集韵》是两部韵书。《礼部韵略》是从《集韵》未定稿简缩并稍作修订而成的。《礼部韵略》与今传本《集韵》(即定稿《集韵》)的不同,大多反映了《集韵》未定稿跟《集韵》定稿的差异。具体说来,就收字、字序、小韵韵序、大多数反切和大多数释义来看,《礼部韵略》是《集韵》未定稿的简缩;就少数反切和少量释义而言,《礼部韵略》又有所改订。即《礼部韵略》的主体内容从《集韵》未定稿简缩而来,但在成书时又有小的改作。《集韵》的转移小韵是有始有终的人为举措,今传本《集韵》转移小韵的分布格局是《集韵》未定稿和《集韵》定稿两次小韵转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0.
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以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易行道)、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死后升西方净土为号召力,博得了许多信徒。佛教其他各宗派纷纷吸收弥陀净土信仰,以求发展,天台宗也不例外。但天台宗在继承慧远“念佛三昧”的基础上,从天台的立场出发,把弥陀净土信仰定格在天台“止观双修”的“观”的范畴,只作为禅观的一部分内容。试以智频《净土十疑论》、飞锡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