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1517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10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Universities may contribute to a nation’s social cohesion through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means. In their syllabi they may include techniqu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complex social problems. Faculty may model good behaviour in terms of listening and understanding points of view that may contradict their own.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may illustrate ways to lead honourably, which can enhance the chances for achieving consensus with respect to future dilemmas. This project assessed typical areas of university tension, including academic freedom, equity of participation and academic honesty. Three different universities were chosen as sites for faculty interviews—a foreign private university in Kyrgyzstan, a flagship state university in Georgia, and a regional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 recently upgraded to university status in Northeast Kazakhsta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arena wherein universities can influence social cohesion in these countries is the manner by which they address education corruption. The paper reproduces the statements of those faculty members who participate in corruption as well as those who refuse to participate. It concludes with some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higher education to social cohesion.
Stephen P. HeynemanEmail:

Stephen P. Heyneman   received his PhD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76. He served the World Bank for 22 years. Between 1976 and 1984 he helped research education quality and design policies to support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Between 1984 and 1989 he was in charge of external training for senior officials world wide in education policy. Between 1989 and 1998, he was responsible for education policy and lending strategy, first for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nd later for the 27 countries of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In July 2000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Current interests include the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on social cohesi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ducation services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st to higher education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52.
2010年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主要有三大变化:俄美在中亚再次出现协调一致的情况;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历史最高点;中亚国家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亚五国各自寻求加强与大国、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平衡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在对俄方向上继续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对华关系上,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支持.大部分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文章聚焦于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通过分析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以及中亚五国外交的变化,旨在探寻中亚五国外交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对2011年中亚五国外交的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3.
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合作能够对地缘经济安全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并将通过传导作用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章深入分析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全面认识中国中亚经贸合作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的关系,对于加强双方的经贸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凌胜利  郭锐 《丹东师专学报》2011,(1):141-146,F0003
反美主义目前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现象。韩国的反美主义已经成为影响韩国政治与外交的重要因素。其实质是一种反美情绪而非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源自韩国经济发展的促进、民主化的推动、民族主义的膨胀与美韩不平等关系的刺激。通过利益表达机制与媒体报道,韩国反美主义的社会影响与政治效应愈加明显。对美韩同盟、美韩关系、朝鲜半岛问题以及东北亚格局都有所影响。成为研究韩国外交政策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55.
学界对赵构的评价多有偏颇,有失公允。宜从具体史实出发,选取靖康之变、苗刘之变、浮海避狄中、定都杭州时、岳飞被害时、秦桧专横时等几个特定历史时期,以赵构的作为,尤其是其与吕颐浩的关系来分析解读,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赵构。  相似文献   
56.
通过选取1980至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日本、朝鲜半岛和蒙古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论著进行综述,阐述中国学者对东亚地区音乐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尽快建立独立于民族音乐学之外的东亚地区音乐文化研究学科,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以促进世界各民族音乐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57.
<百舌鸟之死>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哈帕·李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南方文学传统,揭示了种族关系的母题.同时作者也承继了哥特文学的传统,塑造了深入人心且极具代表性的哥特人物形象,如暴君父亲鲍勃·埃维尔,"怪物"布·拉德雷和不幸少女梅耶拉·埃维尔;选取了典型的哥特背景,借助现实与超自然因素的结合,在恐怖荒诞的情景和...  相似文献   
58.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SQ)学习与教学支持服务机构(LTSU)在其学校的组织框架中属于学习和教学的辅助机构,但却是该校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基础性支持服务方面的关键部门。该机构在其职责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独特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开放大学的学习与支持服务机构以及支持服务的内容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南朝序体文数量颇多,篇幅长短不一,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创作意图各异.从内容上来看,诸作或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诠释文学批评观,或褒扬某些作家的为人为文,或自述志趣好尚等.从形式上来看,这些序体文以骈、散两体并行于文苑,骈体序文讲究形式技巧,藻采纷呈,用典繁密,音律协畅,对偶精工;散体序文句式灵活多样,言志抒情明确深刻.  相似文献   
60.
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经史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南宋以来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遥相承接.但是吕祖谦的伦理本位和叶适的事功本位思想,对"文"也造成了一定的疏离和损害:吕祖谦随着对道的领悟趋于深入,后期逐渐疏远了文章华藻.陈傅良、叶适宣扬以"治"为道的政治哲学,则表现出向"泛文学"的复归,虽然表面上提升了文的价值,但却使文学落入儒家功利思想的桎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