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教育   12472篇
科学研究   919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978篇
综合类   82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99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004篇
  2012年   1297篇
  2011年   1431篇
  2010年   959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1165篇
  2007年   1291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070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我党和世界上其他一些政党建设和执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抓住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郑重回答了21世纪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完成自身使命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2.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从领导教育的角度看,它是一部领导教育的巨著。柏拉图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教育与选拔以及领导教育的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教育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3.
艺术法不是一部单行法规,而是相关法规的总称。由于艺术的外延很大,其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而不仅仅是有关版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4.
五口通商,是外商在华拓展经济活动的有利时机。从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市场竞争及市场导向等方面看,外商对经营策略是相当重视的。不过,这一时期外商经营策略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外商是否因时因地调整经营策略,关系到外商在华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125.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被誉为一部“破天荒”的“创格”作品。它在语言层面表现为一种“象喻”的特征,大量运用“转喻”和“隐喻”,既表现了艺术思维的具象性,也表现出作者对理趣与观念的钟情。同时,废名的比喻还兼有一种叙事功能。论文正是力图从语言的层面具体揭示《桥》的诗性特征的生成,并试图提供一种解读文本的微观诗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6.
<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中包含着一个周代春耕祈年的祭祀仪式,其中的"举趾"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举足下田",而是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舞蹈行为;"田峻至喜"也并非田官高兴或享用酒饭,而是田祖的神尸来享受祭品.  相似文献   
127.
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通过一男二女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否定了现代人男将不男、女犹不女、阴阳两极严重失调的悲剧性的生存模式,探讨了重构男女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8.
对《聊斋志异》中名词用作装语的现象作究尽性考察和陈述,并据此对有关通说稍作补正。  相似文献   
129.
浅析信息披露制度所体现的公平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伦理与商法密不可分。公平理念在商法中有很多的体现,本文着重阐述了公平原则在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现,共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平理念的概念及其在商法领域的发展;二是从公平的角度看证券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三是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30.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司马迁笔下一篇较为特殊的文章。作者的叙事较少,而传主的文赋却选录极多。前人认为这是由于子长极为喜爱相如文赋所致,但从全篇的行文结构、作者对司马相如的评价及该文与《屈原贾谊列传》比较阅读而言,实非如此。司马迁选录相如的文赋,并非是欣赏其中雍容华丽的辞章的表层形式,而是结构全文的需要,也是借他人之文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司马相如本人,司马迁在字里行间透露了中肯但并不褒扬的客观态度,并不是"心折长卿之至"一语所能道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