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332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在中国古代,"道教"一词属于公共词汇,基本含义乃是"教化之道""道德教化""关于‘道’的教导、教义""‘道’之教说"等,"教派"含义并不明确,宗教性比较淡薄,词性为名词或动词,其具体的对象指谓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战国时期墨家用来指称儒家,元明时期又可以指称理学,东汉后期的汉译佛经中用以指称佛教自身、佛教教条、佛教所称外道。东汉后期的道书中开始出现"道教"用例,但是难以信据。南北朝时期在世俗文献及佛道论争的文献中开始出现"道教"与"佛教"对举的用例,但是"道教"一词并非宗教道教的专称。隋唐以后的道书及世俗文献、儒释文献中开始倾向于将"道教"一词作为宗教道教之称,但是亦非宗教道教专称,其他义项及用例并未废止。  相似文献   
952.
初等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对培养西藏小学英语教师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内地藏生初等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做了一些探讨,以便为今后的内地藏生初等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53.
唐代佛教大盛,佛曲亦随之兴起。敦煌写卷保存了大量唐代佛曲的歌辞文本,从中可见敦煌佛曲存在套语、重句、定格等程式。佛曲的程式是适应口头传播的需要,也是佛教为了向世俗大众传播,对佛教义理及宣教的手段进行世俗化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4.
宗教作为人的生存意识通常所反映的总是重生或求生心理。原始宗教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生存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共生意识”;作为中国原生宗教的道教是在人的生存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探求长生和成仙之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强烈期盼;作为一种异域宗教的佛教最终却在中国生根流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其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造,使其所反映的生命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容的牛命意识实现了契合;中国还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民间宗教,这些民间宗教在形式上往往千奇百怪,但是自然信仰和自然崇拜却往往是这些宗教的共同内容或主题显示。  相似文献   
955.
城镇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镇发展的地理基础。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低,规模小,职能分工不明确,空间布局散乱,致使以畜牧、旅游、水电、藏医药等为主的甘南州特色经济难以发挥其优势。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则必须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来推动城乡互动机制的建立,发挥城镇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城镇的服务功能,为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城镇的对外联系功能,形成与周边地区相呼应的关系,诱导工业生产要素向本区流动。  相似文献   
956.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曾著有大量研究佛学的文章。他对佛学十分服膺,认为佛学具有无神论的特点,而且与哲学和儒学相沟通。他对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尤其在对法相宗的研究中见解独到,造诣颇深;他评价佛教流派,倡言宗教改革;考证大乘源流,梳理佛教学说;他称赞佛教,认为其对革命党人会起到精神上的鼓舞作用,但又不沉溺于佛经,在思想上并未受到佛教的束缚。因此,他对佛教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他的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57.
从宗教视角对《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及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归一于‘石头’”的观点,并分别从三教归一的整体趋势、《红楼梦》中的梦幻世界以及禅机谶语的点化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58.
佛经故事与汉魏六朝仙道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随着汉译佛典的传译,其中的佛经故事亦随之传播.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亦适时发展,从道经内容来看,袭用佛经比比皆是.作为传播本教的多录自民间传说,因此,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说明佛经故事对六朝仙道小说题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普遍流行,但它执著于净土和弥陀的实有;主张发愿念佛可借助阿弥陀佛愿力(他力)往西方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之享受永不转退等。这些观点都与天台宗佛学相抵牾,智顗却站在天台宗立场,把弥陀净土信仰融入天台止观,提倡“禅净双修”。尤其从智顗的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两重信仰问题,可见净土信仰发展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0.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传统小说脍炙人口,走俏文化市场的一个原因——佛道文化孕育了我国传统小说的人物崇高美、情节圆融美、环境奇幻美,也同时造就了以佛道混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艺术欣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