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分析无线网络应用中的安全特性和需求,在深入研究和比较IEEE 802.1x/EAP认证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EAP-TLS认证安全缺陷进行了分析及改进,并提出了一个基于IEEE 802.1x/EAP+RADIUS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认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2.
由于WLAN数据传输方式的特殊性,认证协议对WLAN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机制实现双向认证和密钥分配的WLAN认证协议,可提供MN和AP间的双向认证,并且应用BAN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该协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3.
3G/WLAN系统的交互,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控制功能增加新业务功能;通过引进WLAN和蜂窝IP连接不同类型动态交换;利用多种接入技术和用户内部先进技术来提供不中断业务和可靠安全接入。3G/WLAN是迈向新一代无线移动网络的关键,在系统性能上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将发挥出巨大的市场潜力。3G通信系统标准组织(3GPP)把3G/WLAN交互系统作为3GPP的附加标准。在移动环境中,3G/WLAN网络双模终端可提供无处不在、带宽可变、服务质量(QoS)可保证的多种高速率业务。  相似文献   
74.
WLAN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仝菁  朱强 《大众科技》2008,(7):52-54
文章分析了WLAN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使用802.1x、EAP和WPA技术提出一个WLAN安全体系结构解决方案,给出了具体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贴片上加载改进的U形缝隙的新型双频微带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可以应用在无线局域网802.11b(2.4~2.48GHz)和802.11a(5.150~5.350GHz)的系统中,而且只需简单修改天线尺寸参数就可以实现对天线高频段和低频段的调节。本天线使用Ansoft公司的HFSS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在低频和高频分别获得100MHz和300MHz的带宽,并且能达到实际应用的波束宽度、增益和交叉极化电平。  相似文献   
76.
在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中,提出一种简单的同步算法.该算法根据帧头数据的巴克码自相关特性,通过能量累加和峰值位置比较找到帧头,实现粗同步;然后对帧头数据解调并找到SFD字段,从而实现系统的精确同步.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信噪比较差的情况下也能精确实现系统同步,且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77.
首先介绍了无线接入的四种方式,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LMDS、宽带IP无线移动接入技术和基于蓝牙技术的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并给出了无线接入网的几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8.
黄小龙 《科技通报》2012,28(2):49-51
针对传统网络入侵算法在WLAN中的异常检测效率低,提出了一种SVM算法的WLAN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对网络入侵的数据计算信息增益,从原始数据中选取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属性,对SVM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采用优化的SVM算法对无线网络数据进行检测,得出网络入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检测正确率高、漏报率与误报率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何南  谷军  丁丽娜 《大众科技》2012,(5):45-46,17
文章首先对高校市场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描述,然后结合实际经验对适合高校的 WLAN 网络进行了设计规划,其中对双 SSID 的方案进行了重点阐述;并结合具体网络情况对 WLAN 网络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有用户容量、频率规划、时间控制、认证方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及无线网络融合需求的基础上,从校园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两个维度,对WLAN和3G相结合应用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对校园信息化环境与技术、资源与服务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