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教育   4501篇
科学研究   47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24篇
综合类   61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61.
创新休假制度: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实行的“黄金周”长假,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新时期,但这种“赶集式”的旅游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自主式、个性化旅游方式的发展趋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的需求等方面看,全面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可实施5种弹性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62.
论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对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策创新为切入点,围绕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开拓旅游融资渠道,加快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速度;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旅游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等方面,试图探索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63.
绵阳旅游资源分类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统计整理了绵阳市的旅游景点(区),基于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和绵阳旅游资源的特质对主要的景点(区)进行归类。同时,根据行业结构分析原理,对绵阳旅游开发面临的5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绵阳旅游开发的对策。认为必须凸现绵阳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各种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最终全面拉动绵阳旅游业的发展,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4.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管涔山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用层次分析法对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定量评价,得到综合得分,以此为依据划分景点的级别,而景点级别的确定对旅游资源开发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湖南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校际联合,深化旅游教育领域改革的道路,不断提高旅游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强旅游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66.
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节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有到优、由优到产业化的过程,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旅游竞争的重要指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旅游节庆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期望深化旅游节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7.
邵阳市西郊及附近的“丹霞地貌”具有丹崖峭壁、顶缓坡陡、似人似物、造型奇特的突出特征.位于资水河畔,紧邻邵阳市区,交通方便,开发前景看好.文章认为本区旅游开发市场定位为城郊休闲旅游,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8.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都市人们的青睐。安徽省发展农家乐旅游具有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推动安徽省农家乐旅游进一步健康发展,要做到:政府引导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农家乐特点;开发不可忽视保护;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提炼和表现;打造农家乐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69.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研究,讨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环境承戢量的概念,并给出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和相关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socio-cultural milieu of a community may foster a sense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Ethnographic fieldwork, carried out in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in Australia, revealed that the overt impacts of tourism activity such as littering provoke negative feelings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these perceptions can in turn translate into a sensitivity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While debated in some circles, a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SLE) lens is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lived experiences of – and sensitivity to -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ommunities where they are raised. SLE is employed in this article to explore how a sense of stewardship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is developed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growing up in a tourist destination. Findings suggest they actively contribute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variety of ways from regular beach clean ups and educating visiting tourists to participating in rallies and anti-development pro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