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679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8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错斩崔宁》、《错认尸》、《错勘赃》为例,对宋元话本中的"错"予以解读。"错"是宋元时期的市民男女之间关系及其欲望的一种曲折表现,反映了宋元社会意识中对人"欲"的特殊理解,它具体表现为对欲望本身及其对象的恐惧和防范,反映了封建传统道德对新兴市民欲望的约束与消解。  相似文献   
72.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是宋金元诗歌中才出现的,而是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产生。在汉魏六朝诗歌中,“列锦”手法的运用更是广泛。唐诗中“列锦”文本不仅更为常见,而且结构模式上有很多创新。唐五代词受唐诗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又有所发展。宋金元诗歌受唐五代诗词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续有新的创造。与前代诗词一样,宋金元诗歌中的“列锦”修辞文本建构,都是“有所为而为”的,其建构都带有特定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3.
《全元诗》是我国元代诗歌文献的总集,但也存在收录不全的瑕疵,文章从地方志等文献辑录《全元诗》未收诗歌。  相似文献   
74.
刘英 《大众科技》2014,(6):265-267
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及其对应的纯理功能理论,就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I have a dream》的一段节选进行语篇分析,说明其在上述方面意义和信息传达上的语篇特点。  相似文献   
75.
屈原在楚怀王十六年至十七年期间被迫离开郢都来到汉北,其所游历的地方,至少包括郧襄一带。在离开郢都即将踏上流放汉北之路时,即怀王十六年,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在汉北期间,即怀王十七年,他创作了《抽思》。  相似文献   
76.
元明清三代是古代云南高原水利开发的重要时期,在官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云南高原的水利技术不断进步,水利工程遍布云南高原的平坝和山区,其中尤以滇池水利工程最为宏大.这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开发服务的.一方面通过减少水域面积获得湖周平原土地;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水利灌溉功效,提高农田的生产量.元明清三代云南高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作为农业开发的助推器,却较为严重地破坏了云南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人们不得不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减少农业过度开发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77.
唐朝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之际爆发于台州的袁晁起义,正史记载尚有不够翔实之处。唐朝笔记小说以及有关诗文中对袁晁起义的记载或描写,于无意中保留了历史的真实瞬间,为研究袁晁起义提供了可资比较的参证材料,可以补充正史记载中的不足与缺陷。袁晁起义在宝应元年(762年),其主力覆灭时间在广德元年(763年),但其余部尚存在于此后近十年,袁晁起义给台州和浙东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再生缘》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名著《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直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恪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力薄手低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女性魅力的关注,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79.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诗中描绘的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任真自得的隐逸形象,为历代文士所倾慕。在元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归隐”题材成为元散曲的一大主题,陶渊明也成为元散曲家心目中理想的隐者形象,并在元散曲中得到丰富而多样的呈现。  相似文献   
80.
北元昭宗在撤离应昌后确实到了和林 ,并以和林为都城 ,作为复兴大元王朝的精神支柱和政治中心。但这并不妨碍为了解决物资供应的困难 ,大汗斡耳朵常年在外地巡游。脱古思帖木儿被杀 ,大元国号被废除 ,和林迅速沦为丘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