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01.
峨眉“环禅道”太极拳是曾庆宗先生在广泛吸取各家武学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传统哲学以及武学理论所创编而成的新型太极拳类。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将峨眉“环禅道”太极拳的内涵特点与体育院系武术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分析得出其进入体育院系武术课的可行性因素主要有:符合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符合当前高校特色办学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峨眉“环禅道”太极拳是优秀的课程资源;教材师资等客观条件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02.
加里·斯奈德是当代美国禅诗的重要代表诗人,其诗作受到中国禅宗思想和中国古代禅诗的影响。在禅思、禅机、禅悟、禅境四个方面都将禅宗基本要义和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并结合美国本土特征和英美现代新诗运动形成其独特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03.
佛教传到我国境内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发展,在封建社会辉煌鼎盛的唐代,佛教发展的新形式禅宗创立,黄梅四祖是其创始地。四祖道信创立了禅宗法门,奠定了禅宗发展的坚实基础;五祖弘忍承前启后,传承并发扬了禅宗教义:六祖慧能,使四祖遗风发扬光大,为完成由禅学到禅宗的根本转变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自唐以来,黄梅四祖就成为海内外华人心中的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道信、弘忍禅学在黄梅的改革、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可知中国佛教禅宗在道信时期已具雏形,在弘忍时已经形成。道信、弘忍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两位极具建设性的重要人物,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革创新,为印度佛教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5.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诗歌、诗论注入了新的特质,产生了大量的佛禅诗,出现了“以禅论诗”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佛禅诗的研究渐趋繁荣,浙成体系。广泛探讨了佛教在诗歌创作、鉴赏、批评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本文试把这些成果择要综述,并指出从佛禅角度审视诗歌,学界有一些新发现,同时对当前佛禅诗各个方面的研究态势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6.
佛教禅学对诗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的影响。由于受禅学思想浸染太深,王维在游览山水及与高僧交往中,写下了许多富有禅意的田园山水诗,在亦官亦隐中完成了从佛教禅学向华夏美学的转化,也因此成就了其别具一格的中国禅诗。这种诗风,对唐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中唐士人多尚佛禅,元稹亦不例外,他受中唐尚佛世风的感发,也受其屡遭贬谪的人生感遇的影响,使他与佛禅之间产生了较为密切的关系。他广游禅寺、交结僧人、感悟禅理,在禅观启示下体悟社会与人生,调整自己的贬谪失衡心态。禅宗思想对元稹的人生与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陈献章(白沙)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中,心学往往被斥“流于禅”。今天重新思考这个评论,确实有可待商榷之处。诚然,白沙心学与禅学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工夫进路方面。但是,无论是在工夫的价值指向,还是在终极关怀的现实落实上,白沙与禅宗都有着很大不同。白沙心学乃是本着传统儒家的价值坐标而进.其对禅宗思想的吸收、借鉴,实是打破门户之见,兼容并包地吸取各家之长采寻“孔颜之乐”。  相似文献   
109.
曾其海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2):11-13,32
赵宋时代,天台宗典籍由于唐会昌法难所失而由高丽、日本复得,研习智额、湛然典籍之风兴起,天台内部因而产生不同见解。山家派采用知识论的诠释学方法,企图穿越历史时空,返回智颉、湛然原意;山外派则采用生存本体论诠释方法,把智频、湛然理论融于时代潮流。山家派知礼指责山外派的诠释是主张“一念灵知”、“直显心性”,是受了禅宗的“顿悟”说和“真心”观的影响,并在《十不二门指要钞》中点了禅宗《永嘉集》和圭峰禅师的名。这样,知礼批判的矛头越过了山外派而指向了禅宗,从而引发了一场知礼与子凝禅师的论争。  相似文献   
110.
陈献章(白沙)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中,心学往往被斥“流于禅”。今天重新思考这个评论,确实有可待商榷之处。诚然,白沙心学与禅学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工夫进路方面。但是,无论是在工夫的价值指向,还是在终极关怀的现实落实上,白沙与禅宗都有着很大不同。白沙心学乃是本着传统儒家的价值坐标而进.其对禅宗思想的吸收、借鉴,实是打破门户之见,兼容并包地吸取各家之长采寻“孔颜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