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教育   7819篇
科学研究   352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993篇
综合类   67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95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高等教育作为有偿教育,收费已经为全民所接受,并体现了市场化管理的特征。远程教育由于以运用多种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为特点,其市场化则表现为多个方面,如资源制造的市场化,资源传递的市场化,生源组织的市场化和考试服务的市场化等。目前国内公共服务体系共有三种组织形态,它们在发展中面临远程教育市场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2.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总结井冈山斗争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对于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网络技术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面对虚拟和匿名,现代远程教育的价值去向和伦理道德问题成了学者关注的主要话题。现代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要求应该是以“为己利他”为根本。“为己利他”是恒久的“善”的伦理道德目的。公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的文化建设及文明进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便成为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战略重点,成人远程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既是一项创新工程,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存在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究新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对我国成人教育中经济学研究的概况、研究进展特点、热点问题分析等进行了简述,并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利用CSSCI数据库对《高等教育研究》2002-2006年刊载文章的被引情况与相关高等教育刊物的对比分析显示,其被引用率、篇均被引和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同类刊物,引用期刊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选题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创新性。该刊影响程度高,传播范围广,在我国高教领域的领先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97.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自2000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一项目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课程与教学观念的诸多启发与冲击,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困惑,引发了他们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向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由于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水平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共七种:(1)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的,或人文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2)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整合。  相似文献   
999.
Based on detailed empirical analyses, we paint a layered picture of emerging steering dynamics. Inspired by Foucault, we put the focus on roles stakeholders define both for themselves and others, how they give sense to policy, how they work together in policy elab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ubtle and sometimes deceitful function of soft policy instruments such a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upport and research. The policy to stimulate ‘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sation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he Dutch educ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decentralised en complex systems in the world. While central Government aims to turn schools into learning organisations, it has no formal responsibility nor any direct means of control in this area. The study draws information from (1) relevant government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and websites and (2)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key actors. Data analysis consisted of data reduction through coding and memoing, data displays in tables and networks, and drawing and verifying conclusions. In the ground layer of the steering picture, we reconstruct how ‘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sations' came to be a topic for Government policy. The next layer identifies 20 (networks of) actors who play a substantial role in steering. The mu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in actors are manifold, while funding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Ministry to position actors in a steering network. A wide array of steering modes was identified. The last step in our analysis adds a dynamic element to the picture, as we look at how different actors interact, starting with how actors envision their own steering roles and the role of others. The non‐complementary role definitions that were identified in the documents, were confirmed in the interviews. Our results illustrate, in Foucault's terminology, different processes of responsibilisation and normalisation. Above all,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starting point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teering dynamics in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000.
《教育与经济》1998-2007年论文引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教育与经济》(1998—2007年)10年共40期发文所附引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定量地描述了该刊引文量、引文来源、引文类型、引文年代、自引量等分布,试图揭示我国教育经济学科研究人员在利用文献上的一些特征,以期为教育经济学科文献的利用、流通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