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516篇
科学研究   148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该文对注塑生产过程中模具内气体的来源及其对注塑生产的危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塑料注射模设计时选取排气位置的原则,并简述了计算排气槽截面尺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居民平均85%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所以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3.
A dielectric breakdown phenomenon on polymer sur-faces calledtrackingfailure was observed[1].Itis caused bycarbonized conductive tracks formed on their surfaces .Whensufficientlyintensive discharge lasted for a consider-abletime ,the decomposedcarbon prod…  相似文献   
104.
能源革命中的物理储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物理储能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储能方式,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章剖析了物理储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比较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发展水平,明确了物理储能技术发展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物理储能技术和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该文论述了高层建筑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同时开启门的楼层数及正压值问题,提出了风口形式不同时,楼梯间及前室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所需的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6.
该文介绍了斜板式压缩机的结构及其在汽车空调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曾石 《惠州学院学报》1998,18(4):115-118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阐述使用水蓄冷中央空调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在实践及数据测试基础上,分析了气垫导轨实验减小系统误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监测数据可靠的RAD7测氡仪,选择深圳市某平房为研究对象,检测到平房周围为土壤氡低背景区,且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较大,约为房间内水泥地板的2倍,说明土壤是室内氡的最大来源;而水泥地板表面氡析出率较瓷砖地板大,约为瓷砖地板的4倍。铺有水泥地板的房间室内氡浓度大于铺有瓷砖地板的房间,这是由于水泥地板表面氡析出率较大。因此,为了减少室内氡浓度,应该尽可能选择表面氡析出率低的材料铺设地板,并保持开窗通风。  相似文献   
110.
Clean air policies in China have substantially reduced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ir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primarily by curbing end-of-pipe emissions. However, reaching the leve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s may instead depend upon the air quality co-benefits of ambitious climate action. Here, we assess pathways of Chinese PM2.5 air quality from 2015 to 2060 under a combination of scenarios that link global and Chinese climate mitigation pathways (i.e. global 2°C- and 1.5°C-pathways, 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 pledges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to local clean air policies. We find that China can achieve both its near-term climate goals (peak emissions) and PM2.5 air quality annual standard (35 μg/m3) by 2030 by fulfilling its NDC pledges and continu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However, the benefits of end-of-pipe control reductions are mostly exhausted by 2030, and reducing PM2.5 exposure of the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o below 10 μg/m3 by 2060 will likely require more ambitious climate mitigation efforts such as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and global 1.5°C-pathways. Our results thus highlight that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will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reducing air pollution exposure to the level of the WHO guidelines and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