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58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6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在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视角下,一部分人的精神腐化是社会仇富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矫正社会当前存在的“仇富心理”,可以构建先富阶层与后富阶层共同努力的“五项修炼”路径,从进行系统思考、塑造科学心智模式、达成互相谅解、实现自我超越以及培养共同愿景五个方面来努力。政府在这一路径构建中应积极介入、参与,发挥其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个人受抽象统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人本思想以及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为展开对拜物教的系统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现代性与多元文化一直是当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也是许多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构思的焦点。土家族作家孙健忠较早地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冲突、价值错位的焦虑,土家文化的当代命运是他思考的主要问题。凭借对土家文化精髓的深刻领会,以民俗为切入点,孙健忠将批判陋习、担忧异化、文化自豪感等多重主题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得其小说蕴藉无穷,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74.
欧洲文学史上的三部著名《变形记》,描述主人公凭附物形,经历人世悲欢离合.本文从主人公变形原因和变形后的经历两个角度,对奥维德、阿普列尤斯与卡夫卡三部《变形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西方社会神性的逐渐失落导致的人性异化.  相似文献   
7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需要资源要素的支撑,更需要有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需要新的模式来激发新的创造力。其中,对评价制度的改革在寻找科技体制新模式的改革关键举措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回顾过去,文章从科技体制与科技评价的关系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回归科技评价的本源出发,探究科技评价异化的体制问题。相应地,面向未来,文章从改革主线、改革结构、评价体系3个方面提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为建成百年科技强国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6.
ABSTRACT

Formal education was used by the apartheid government to prepare black South Africans for manual labour, thus there was little curricula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order cognitive skills. With the abolition of apartheid in 1994, the education system was re-valued and re-evaluated to provide wider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the focus of education policies move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and higher-order cognitive skills for all learners. There is now a generation of learn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ir schooling in the transformed education system, and it would be useful to understand, from their perspective, what they value in their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with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pace. This study answers the question ‘Post-apartheid, what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 do first-years perceive to be valuable to their learning when they enter university?’ Participants included 344 students taking a Biology course provided to medical science students at a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in 2018. Two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wards the end of a six-week lecture period,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The first survey, comprised of Likert-style questions,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tudents’ views on the mechanisms which they used to support their learning. The second questionnaire comprised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focused on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e cours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001) percentage of first-years who thought that rote-learning would suffice for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at university, and preferred to engage with their peers and the textbook before they engaged with their lecturers when navigating challenging concepts. Schwartz's model of social values is used to show that more needs to be d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and self-regulation when students enter university, and to mitigate alien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staff.  相似文献   
77.
从事翻译实践的人通常会将归化译法作为自己翻译的准则,而去排斥西化译法,事实上,过度的归化译法会推动很多有价值的,源文化的东西,适度的西化译法会丰富本族文化的内涵,并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加快语言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教育产业化”源起教育解救经济困境之设想,试图将教育全面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悖反,将导致教育异化,淡化教育的人价值和意义,加剧教育不公平。“教育产业化”不利于个体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79.
基于对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强烈关注和对实现人的本质存在的倾心向往,马尔库塞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系统的革命理论,即以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马尔库塞的批判革命理论推崇的以文化革命、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是在纯粹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革命,在人的灵魂深处进行革命,即是一种革命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黑格尔辩证法与古典经济学的“卡尔式”融合而既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简单陈述事实之逻辑推演的脆弱性,又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抽象谈论事实之人道辩证的抽象性,它通过把劳动原理置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现代分离结论下而得出劳动人性论与异化劳动论,既实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经济学化,又实现了古典经济学的辩证法化,还带来了传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回答。它关于自由人类秩序的经济哲学探究以对马克思早期关于“外化即异化”自由悖论之“自由人联合体”回答的学理延续和对马克思未来关于历史与人道结合之唯物史观的实践唯物论建构的深远影响而确立起自己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