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主体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Mel White 《海外英语》2007,(11):34-35
should we pity the poor young pelican?The ugly duckling, after all, grew up to be a beautiful swan, while the baby  相似文献   
23.
宋代婴幼儿的早夭现象十分突出,围绕新生儿的保育,从洗浴著衣到疾病处治多少带有巫术的色彩,反映出生命之始便有一套繁缛的信仰与仪式。  相似文献   
24.
仫佬族娃崽背带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仫佬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仫佬族娃崽背带是由“背带手”、“背带帽”、“背带臀”和“背带心”四个部分组成,它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透露了仫佬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外婆送背带的习俗蕴涵了仫佬族娃崽背带是仫佬族祖孙根脉的系结,制作背带所用的布料和背带上的装饰图案表明它是仫佬族服饰文化的体现,背带的制作与来源又折射出它是仫佬族妇女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背带上的设计和有关背带的习俗又表明了它是仫佬族育儿观的展露。  相似文献   
25.
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式,试图以一位幼儿教师离职愿望形成为线索,呈现出她个人在幼教岗位上的感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看法以及产生离职愿望的原因,以期在理论上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提供可以参考的个案。  相似文献   
26.
从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运动舒适性、安全防护性以及面料的色彩与图案等方面,分析了幼儿服装在面料、色彩与图案选用、款式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对幼儿服装的舒适性与设计合理性提出了一些见解与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7.
新感觉派作家塑造的“热女”群像是中国现代学中女性人物的特殊类型。热女是洋场都市里激进的女权实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洋场都市日臻西化,欧风美雨加速中国都市男权制社会“扎崩乐坏”的大背景下,新性道德理论嫁接在妇女解放运动上造就了“热女”这一类都市新人。新感觉派作家把热女推上学舞台的一大意义,正在于通过准确把握和展示一类新的现代都市女性在情爱与性爱上女权意识的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拓展了新学所开创的“妇女解放”的主题。  相似文献   
28.
“婴儿”和“卵子”这两个词在中国哲学中经常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意义而进入了哲学意义的层面。本讨论了老庄关于“婴儿”的理论和心性学家关于“卵子”的理论,以及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Shaking and smothering in response to infant crying are life-threatening child abuse. Parental childhood abuse history is known to be one of the most robust risk factors for abusing their offspring. In addition to childhood abuse history, other adverse childhood exposures (AC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due to co-occurrenc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ACEs on caregivers shaking and smothering their infan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CEs with shaking and smothering among caregivers of infants in Japan.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caregivers participating in a four-month health checkup between September 2013 and August 2014 in Chiba City, Japan, to assess their ACEs (parental death, parental divorce, mentally ill parents, witnes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hysical abuse, neglect,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economic hardship), and shaking and smothering toward their infants (N = 4297).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umulative and individual impacts of ACEs on shaking and smothering.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2015. A total of 28.3% reported having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AC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e found that only witness of IPV ha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shaking of infant (OR = 1.93, 95% CI: 1.03–3.61). The total number of ACE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either shaking or smothering.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haking and smothering in response to crying can occur regardless of ACEs. Population-based strategies that target all caregivers to prevent shaking and smothering of infan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30.
网络文学最盛行的时候,安妮宝贝出现了。从1998年开始,她在网络发表多篇小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合集《告别薇安》。此后,陆续出版《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以及《二三事》、《清醒纪》、《莲花》和《素年锦时》。2011年8月,出版了最新的长篇小说《春宴》。她的小说大多围绕都市中的女性来写,以惨烈的基调冷静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命运类似的都市女性。"都市"与"女性"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元素,被安妮宝贝自身独特的感受与视角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很多人在思想与生存上的困惑。本文主要从安妮宝贝的众多小说中故事入手,来分析在其小说中"女性"与"都市"的相互渗透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