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1021篇
科学研究   180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应用三角形不等式中重要的R-r-s方法,证明了锐角三角形的中线与内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提出了两个未解决的猜想不等式.  相似文献   
122.
决策树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在此以粗糙集理论中的正域为启发式函数,设计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决策树构造方法.该算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从测试属性空间逐次删除已使用过的属性.避免对这些属性进行重复测试,减少测试空间,降低了树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分类效率.最后,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24.
二叉树的静态二叉链表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二叉树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二叉链表)两种.其中链式存储结构比较常用.为了简化对二叉树的遍历、线索化等有关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提出改进的顺序存储结构——静态二叉链表.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分析树扩张型朴素贝叶斯(TAN)分类器,提出了一种选定根节点方法,此方法基于概率论的观点,构造生成树时选择两依赖属性中个数较大的属性作为根节点.依此对TAN分类器的构造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分类器简称CRTAN),将该分类方法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TAN分类器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此分类方法的分类性能要优于TAN分类器.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主要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总结了几何概型的求解技巧和一些简单实际应用.其中具体分为具有明显几何意义的和几何意义不明显的两类几何概率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7.
为了解决基三分层互连网络(THIN)系统中的负载平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播树技术提高节点间交换负载信息效率的动态负载平衡(DLB)算法--THINDLBA.设计了一套完整的DLB消息和各节点处的信息维护机制以辅助算法实现.重载节点的负载迁移请求消息沿着一棵以该节点为根的多播树传播,被该树覆盖的轻载节点均成为负载迁移的候选目标节点,可以沿着该树和重载节点交互负载信息,从而使重载节点能够在算法的一次执行中外迁最多的过载进程,尽快改善自身负载状态.算法设计中约束了多播树的构造过程,以避免因树间覆盖造成的消息误传或冗余.通过实验对比了4种DLB算法的性能,结果证明THINDLBA能更有效地缩减THIN系统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将扬辉三角置于矩阵中进行处理,给出了杨辉三角中两类行列式的性质以及计算结果,揭示了杨辉三角与行列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9.
对等腰三角形,得到了到各顶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点必在底边的中线上;对一般的三角形,获到了到各顶点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在证明中,把初等几何,解析几何及微积分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0.
本通过对直角三角形边与整数的研究,提出了斜边为奇素数、直角边为整数时,三角形个数的问题,并运用2n 1=P和数列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