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881篇
科学研究   16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16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执行财产分配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执行难的解决。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优先主义、平等主义和折衷主义也就是团体优先主义的立法例。各种立法所追求的是公正和效率的最优结合,既要保障各个在实体法上平等的债权公平受偿,也要提高执行效率。我国应该实行优先主义的分配原则,目前的相关法规也体现了这一趋向。  相似文献   
42.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是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而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适用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我国证券立法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赔偿范围等实体法律制度上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43.
粤东客家传统民居背山面水,外闭内敞,风格独特。本文从适应气候的地域性、适应灾害的防御性和适应人文的教化性三个方面论析了粤东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   
44.
丁锦宏 《中国德育》2006,1(7):25-29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背负太多期望,德育目标呈现“高”、“大”、“全”倾向,而现实的教育效果可能连“底线”目标都无法达到。进入公民社会时代,学校德育应当把培养合格、负责任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5.
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来考察科举制度,分析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贡献,并探寻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6.
高校教学改革正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以未来市场化为目标,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土建类院校主要培养具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土建类院校包含的专业较多,各专业又相互关联,BIM技术由于它的可视化、精确化,在建筑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方面正得到大力应用及推广。通过教学研究项目,希望摸索出一条培养具有BIM技术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教学实践、BIM技术的学习及实践,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由于课程设置限制,本项目未大面积推广,但为以后进行深入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7.
合伙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明确其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认为,企业型合伙具备民事主体资格,非企业型合伙则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成为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48.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仲裁协议效力是仲裁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结合仲裁实践中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易发生的争议,对于仲裁协议的形式、无效仲裁协议、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提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9.
民事公开审判制度重在兑现,而我国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兑现过程中存在公开审判制度和实质精神未能实际兑现的问题。要兑现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必须确保旁听的实际运行,确保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开庭审理,确保公开质证的有效进行。要兑现民事公开审判实质精神,首先法官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思维过程应当公开;其次应当切实保障公开审判中的司法独立;最后是应当严格把握公开审判的公开形式和公开度。  相似文献   
50.
朱卿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25-128
民事证明责任倒置是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它的产生与社会进步,人类对公正、正义等价值的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证明责任倒置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是实现诉讼效益的保障。它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