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853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30篇
综合类   119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文化视角的认知研究,20世纪前半期主要在人类学领域首先开展,其认知人类学分支成果较为显著,并在理念和方法上促进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中的"文化革命"。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别针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文化色盲、文化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等局限,对文化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目前人类学和心理学进一步互动,关注情境认知,因此今后应继续借鉴人类学文化研究的长处。  相似文献   
972.
本文以南京市城乡若干社区的实证调查为研究个案,对城乡社区居民的志愿精神成长之现状进行考察,深入探讨社区居民志愿精神的发育状况对居民对各级政府领导人认知的现状究竟有多大以及何种程度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社区居民志愿精神发育与成长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最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与研究,阐明提升社区居民的志愿精神从而推进居民对各级政府领导人的认知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973.
将政府科技投入分解为环境、企业认知和企业投入三个层面要素,分析对企业创新机会、意愿、倾向和绩效的影响,及政策的信度、效度、口碑和偏好的反馈作用,揭示了其同企业创新系统信息交互的“三重影响—四重反馈”机制。基于SEM的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要素促进企业获得创新机会、企业认知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实质性创新倾向,综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环境同企业投入存在强相关性。持续性政策环境及手段优化,顺畅的双向互动渠道及敏捷的政策反馈反应机制等可确立政府创新投入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提升政策的市场兼容性。  相似文献   
974.
汪文雄  刘志强 《资源科学》2019,41(7):1329-1338
权属调整作为农地整治工作的核心环节,在降低土地细碎化、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化解农地权属纠纷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户作为农地整治项目的主要受益者,提高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是促进其参与权属调整,从而推进农地整治工作的关键。本文基于湖北省11个县(市、区)农地整治项目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不同类型农户的认知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行为态度的认知普遍较高,对主观规范的认知普遍不高,而对感知行为控制普遍较低;不同类型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3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其认知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差别化入户宣传工作,发挥各类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利益协调作用,加强权属调整的相关培训,充分发挥认知态度较高农户的带头示范作用等,以促使农户转变观念并形成科学认知,进而促进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75.
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的微观基础,因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个重要议题。许多学者探索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但对哪些因素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本身动态发展解释不足。整合动态能力理论与认知理论,从管理认知视角出发,利用国内419个企业样本,本文对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是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2)高管人员对内部资源与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效应;(3)高管人员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中,呈现出“自内向外”的资源驱动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机会拉动的特征。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6.
为揭示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作用机理,明晰安全信息在矿山生产系统中的作用,以矿山安全信息内涵属性为切入点,提出划分矿山安全信息研究类型6种视角,阐述矿山安全信息认知3种模式,剖析矿山安全信息认知5个阶段,构建矿山事故安全信息认知"3-5-3"模型。基于矿山安全信息3种流向类型,描述矿山生产系统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总结矿山安全信息传播失真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为预防与控制矿山事故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77.
This systematic review sought to synthesise what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psychology of elite cycling. Nine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in March 2017 for studies reporting an empirical test of any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in an elite cycling sample. Fourteen studies (total = 427) met inclusion criteria. Eight studies were coded as having high risk of bias. Themes extracted included mood, anxiety, self-confidence, pai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Few studies had similar objectives meaning that in many instances findings could not be synthesised in a meaningful way. Nevertheless, there was some cross-study evidence that elite cyclists have more positive mood states (relative to normative scores), pre-race anxiety impairs performance (among male cyclists), and associative strategies are perceived as helpful for pain management. Among single studies coded as having low risk of bia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mplicit beliefs affect decision making performance, elite cyclists are less susceptible to mental fatigue (than non-elite cyclists), and better leadership skills relates to greater social labouring. Limitations include non-standardisation of measures, lack of follow-up data, small sample sizes, and overall poor research qual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might be used to inform research and theory development on the psychology of elite endurance cycling.  相似文献   
978.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当他们自己的认知与新的认知或行为产生冲突的时候,由于处理不当而从事不当行为或产生不道德的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教育者应加强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形成的引导以及错误道德认知的矫正。  相似文献   
979.
段新和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1-122,130
英汉习语作为英汉语言文化中的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而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现象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然而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使得英汉习语的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也就造成了英汉习语隐喻互译中的难题。通过对英汉习语中的隐喻进行文化对比发现,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替代法,转换法,舍弃法等。  相似文献   
980.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结构,通常是指统一着不同层次心理要素的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心理现象于当代刑法的结构与运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成立犯罪并进而衡量犯罪、裁量刑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但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不周延性,心理现象的机能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应当以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的方式,对我国刑法的含混规定加以合理解释,以降低产生误解的风险,并考虑将规范内容引入我国刑法的罪过要件之中,以保障并优化心理现象之定罪机能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